鐵板豆腐土豆小吃培訓擺攤;鐵板豆腐土豆小吃培訓擺攤學費
來源:央視新聞
“95后”夫妻范丹丹和趙慶書
在浙江義烏的青口夜市經營小吃攤
靠著“鐵板豆腐”和“狼牙土豆”
他們是如何打拼的?
夜市攤位“停擺”時
夫妻倆用直播來引流
在浙江義烏的青口夜市,當夜幕降臨,不少市民來到這里品嘗美食。
95后的范丹丹已經是2個孩子的母親,2014年從山東老家來到義烏后,便和丈夫一起在青口夜市經營“鐵板豆腐”和“狼牙土豆”。“豆腐西施,土豆郎”,范丹丹忙活售賣,趙慶書準備食材。
范丹丹稱,小吃出單快,成本也比較低,剛開始的時候一年賺十幾萬。
前幾年因為疫情原因,夜市攤位時常會“停擺”,沒有客流也就失去了收入來源,當時可愁壞了夫妻倆,于是他們想到用直播來引流。支起了四部手機,出攤前直播削土豆,出攤后直播煎土豆、煎豆腐。
夫妻倆一邊擺攤一邊直播,沒想到觀看的人很多,還招來了全國各地的學員。范丹丹說:“現在基本上每天有5萬人在線看我的直播。”
靠雙手努力為夢想打拼
“很有成就感!”
如今,因為生意火爆,夫妻倆每天都會準備500斤土豆、250斤豆腐,但還是不夠賣,趙慶書還練就了5秒鐘削一個土豆的本領。
他說:“以前老是切了之后有賣不完的,現在是每天都不夠賣,這感覺不一樣了,切得也有勁兒。豆腐的話基本上都是10點左右就賣完了 。”
每到凌晨2點,人群散去,攤主們陸續收攤,小兩口開始盤算一天的銷售額。
范丹丹介紹,周五到周日收入會高一點,最高的時候一天能賺9000塊錢左右。她感嘆:“做夢都沒想到,以前感覺上個班可能一個月都賺不了那么多,現在一天都能賺到了,很有成就感。”
青口夜市地理位置優越,毗鄰義烏國際商貿城,加上緊鄰周邊縣市,每天客流量超過3萬人次。今年開春,市場的回暖和外出的人群也給夜市帶來了充足的客源。雖說掙的是辛苦錢,但倆人想著趁年輕多干點兒,買個大房子把老人孩子都接過來。
在青口夜市,還有很多像范丹丹、趙慶書這樣的創業者,也有很多為美好生活奮斗的異鄉人,他們靠著自己的雙手努力打拼,為夢想、為家人,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24小時·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