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教育(懂你教育學生查成績)
與書為伴
腹有詩書氣自華
內容簡介
很多人把道德理解為一套為維護社會秩序而不得不采取的理性原則和行為規范。其實,道德究其實質就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關愛、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理解。道德教育的關鍵所在正是要激發人與人之間這份設身處地的相互理解、以我心懂你心的感同身受,進而在此基礎上身體力行,有所作為。本書正是致力于在當下的道德教育中,在現行的理智語言外,探索和發現別一種道德教育語言:它具有精神之穿透力,能突破此心與彼心之間的堅實壁壘,能借由個性通達普遍人性,能喚醒與生俱來潛藏在我們自然天性內的善的種子,能照見靈魂里那個更美好的“人”、那個更真誠的“我”。
作者簡介
陳果,女,漢族,1981年2月出生于上海,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訪問學者。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講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8年6月起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工作。在復旦bbs有很高人氣,是北區研究生公寓三寶之首--"酋長"。代表作品有《好的孤獨》、《好的愛情》等。
推薦理由
陳果老師以完全不一樣的視角闡述了我國當前的教育,情感,道德問題,頓時也感到醍醐灌頂,原來教育還可以是這種方式。傳統中式教育重理性,輕感性,重邏輯,輕直覺,這樣的教育雖然也會有啟智的作用,可是終究失去了某些方面教育的意義。
陳果老師在這本書中從信仰語言的角度出發,深刻挖掘了形形的人們的各式向往,和與道德教育的契合和具體實施方法。人有了向往,才會想有去到達的想法。
閱讀推廣人
楊晨穎,惠濟區古滎鎮實驗小學數學老師。教育信條:愛我所選,教我所能。孩子如同花草:發芽的季節,不盼它開花;開花的季節,不催它結果。用心去愛我們的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氛圍,讓學生在關愛中健康成長。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聽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世界和他們共同生活,共同游戲,做他們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