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城美食、今城美食店
瑪納斯河一路蜿蜒向北,裹挾著大大小小與和田羊脂玉齊名的瑪納斯“碧玉”,同時灌溉著瑪納斯河流域大大小小的綠洲,也孕育了英雄城“瑪納斯”。
瑪納斯古稱綏來,又叫鳳凰城。鳳凰究竟是怎樣的一只鳥,到底世間有沒有不得而知。叫鳳凰城,圖個吉祥吧。
瑪納斯縣向北三十公里處,有一個和芳草湖齊名都屬兵團第六師的新湖農場,同為五大國營農場之一。只是面積比芳草湖略小,人口略少些,其他民風民俗幾乎相同。
兩湖人都愛吃椒蒿滾辣皮子扎韭菜拌拉條子。切韭菜長短有所不同,張嘴牙縫里卡()滿韭菜葉子者,非新湖人即芳草湖人。韭菜葉子略長者為新湖人,略短者芳草湖人也。
不過以我久闖吃貨江湖所見,韭菜葉子最長者,奇臺人也。若是嘴大牙稀者吃完清理齒間殘留,那簡直就是從牙縫里扯出一整條韭菜……
玩笑玩笑,瑪納斯、沙灣切的韭菜不長不短。由此可判斷,這些吃拉條子喜歡配韭菜的地方,同“韭”連枝,多少還是有些淵源的。
木壘、奇臺、吉木薩、呼圖壁、芳草湖、新湖、瑪納斯、沙灣這些地方都有王、李、魏、張等“老新疆”人家。如果有七八輩人,那就很有可能是從山西大槐樹到了甘肅民勤,又從民勤逃荒要飯來到新疆,由東向西一路走來。
為何如此肯定?
一,上廁所一般都說“解手”。因為從山西大槐樹到甘肅民勤,是明朝洪武年間強制性移民措施,一路捆著雙手連成一長串,需要方便就得向壓解人喊“解手方便”,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上廁所的代名詞。
二,飲食習慣基本相同。這些地方都以吃拉條子為主,夏天扎韭菜冬天咸韭菜是標配。而且臘月二十三都有以“涼拌粉條雞”祭拜灶王爺的習俗。
吃喝拉撒習俗基本相同,您說是不是有淵源?
“涼拌粉條雞”最初是祭拜灶王爺的專屬菜,這些地方的先民們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家里養的雞算是最好吃食。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去天上玉帝處做述職報告,誰不想讓他在玉帝面前美言幾句,以保來年一家豐衣足食?
一只煮熟手撕帶骨肉的老母雞,一把夏日晾的豇豆干煮了,一把粉條煮了,紅辣皮子捶成辣面子油潑了,藏在地窖里的大蔥切成細段油潑了,調料簡單,鹽、花椒而已。統統擱一大盆里加雞湯一拌,成!
貧窮不一定就會限制想象,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殺豬的豬血接了可蒸豬血饃饃,雞血為何不可?
由于雞血量比較少,人們接了雞血后,就把它與面相和,三揉三餳后搟薄了切成面條煮熟與雞肉、粉條、豇豆干同拌,就成了“涼拌雞血面”。
也有就如同拉條子一樣直接拌了吃的,或者以炒面的方法炒著吃。您看,白白扔掉的雞血就成了有營養且吃法多樣的一道美食。
涼拌雞血面這種吃法如今依然保留且地道正宗的,據我所知也只有新湖王建民的“鴻禧緣”餐廳有。
王建民是新湖大姓王家第五輩人,他們這個王家和芳草湖王得什么下輩叫王明啥的有淵源。他們祖上于清朝末年由甘肅民勤逃荒來新疆,一路艱辛來到瑪納斯河流域的大海子(新湖也有大小海子),夜宿此間。其祖上半夜解手,于月光下見一高土坡上隱隱似有老虎,其祖上屏息凝氣不敢動一分毫。
但見老虎昂首對月而立,陡然間一聲長嘯,聲震蒼穹,天地俱動。驀地回頭朝其祖上藏身之地看去,雙眼如電精光四射。其祖上雙股戰戰,汗透衣衫不知如何是好。
老虎凝視片刻,眼中精光內斂,似乎充滿了柔情般,轉身隱入茫茫草灘不見了蹤跡。
“此地有虎王庇佑,定為風水寶地,不走啦,就扎根于此。”
近三百多年歲月,代代繁衍生息,這荒蕪人煙之處,最終成了他們的故鄉。
1865年,中亞浩罕國被稱為“中亞屠夫”的阿古柏林悍然入侵南疆,史稱“阿古柏之亂”。在英、俄支持下,1870年5月攻占吐魯番,11月入侵迪化(今烏魯木齊),進而由迪化向西,妄圖一舉占領全部新疆。
1875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緩進速戰”的戰略,抬棺收復新疆。全疆各族人民積極配合清軍,勇抗阿古柏賊軍。
芳草湖、新湖人民在高四、李頭等英雄在迪化民團教練徐學功帶領下,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建馬橋城(今106團),成為北疆抗擊侵略者的一個重要據點。
秋晨,新湖北橋,三百壯士手持鋼刀迎蕭瑟秋風昂首而立,他們即將踏上征途,與馬橋守軍匯合共殺侵略者。
三百壯士的母親,妻子,姐妹們忙了一夜,殺雞拔毛,接血和面,把這祭拜灶王爺的供菜準備好,讓她們的兒子,丈夫,哥哥弟弟吃盤壯行面,喝碗壯行酒,殺光入侵者早早回家團聚。
烈火熊熊,熱水翻滾如熱血沸騰,三百壯士默默無聲低頭吃過這打小就吃的雞血面,接過壯行的烈酒仰脖一飲而盡,迎著秋日清冷的朝陽義無反顧踏向征途。
他們是錚錚鐵骨的熱血男兒,他們是家鄉最忠誠勇敢的守護者。這碗面,有可能就是他們吃的親人做的最后一頓飯。可是他們更清楚,他們的流血犧牲,是為了后輩代代都能平平安安,衣食無憂……
每每聽到這些故事,我覺得這盤看似平常的涼拌雞血面,所蘊含的東西太多太多。
王建民十幾歲就開始接觸、學習、涉足餐飲業至今。自打和妻子王衛星商量開始自己開餐廳,“涼拌雞血面”就成了鴻禧緣的一道地道招牌菜。
“我是請來民間大家公認涼拌雞血面做的最好吃的幾個高手,各拌個的,拌好了大家一起嘗、品,比較后取各自優點,最終確定配料和方法。”王建民說,“小張在店里也好幾年,對這道菜他已經掌握了精髓,也算后繼有人了。”
小張是鴻禧緣的大師傅,很瘦,乍一看有些像維吾爾族巴郎子,祖籍甘肅平涼。最早來新疆在烏魯木齊打工,后來聽新湖親戚說新湖很不錯,就來到新湖,并且把家也安到新湖。
從甘肅到新疆,從的人們到新疆,一輩輩的人們啊。
如今這道涼拌雞血面,油潑辣面子改成了油潑青紅椒末小蔥段,最后為了“提色”加了些花椒油,色誘的同時對味蕾的沖擊還是麻、辣、鮮、香,至于能否品出其他滋味,您還是來嘗嘗吧。
新湖鴻禧緣“王不二”涼拌雞血面,有情懷,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