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教育科學院;貴州省教育科學院官網首頁
教育是未來的鑰匙,但如何開啟那扇門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這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宏偉藍圖。教育的優先發展是深化人力資源開發的基礎性工程,而“美的教育”則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內在要求。
一本深刻的書籍,
一場探尋教育之美的壯麗旅程。
《追尋教育之美——“美的教育”理論探索與貴州實踐》關注教育與美,思考了教育的價值和力量,旨在揭示“美的教育”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路徑。本書全面、系統地探討“美的教育”,并提供實際案例,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一理念。走進本書,你將獲得一場精彩的教育之旅,一場為了追求教育之美而展開的壯麗探索。
本書編寫組簡介
本書由貴州省教育廳組織編寫,由貴州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貴州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鄒聯克同志統籌規劃、從研究意義、撰寫思路、篇章布局、觀點凝練、任務分工等方面組織指導而成。貴州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秘書處處長梁恒貴同志負責組織協調本書的撰寫工作,并對書稿框架結構提出了意見和建議。貴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冉源懋教授負責全書統稿工作。編寫組成員包括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教育科學院、貴州師范大學、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等的骨干專家、學者、教研員、一線教師及研究生。
內容簡介
內涵探索:第一章是立論之基。本章厘清了“美的教育”是什么,從理論的角度辨析了其淵源和本質內涵。這是我們踏上探索之旅的起點。
價值追尋:第二章是持論之本。本章深入剖析了“美的教育”的價值,包括對個體和社會的意義和功能,為我們的理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方法集成:第三章是歸論之的。在這里,我們探討了如何辦“美的教育”,包括其根本任務、提升水平、改革創新等方面的方法論,為實踐提供了指導。
案例掠影:第四章是成論之源。該章節總結了貴州教育對“美的教育”的實際經驗,包括傳承民族文化、支持鄉村振興、改革特殊教育、創新勞動教育、探索語文教育以及推動“雙減”政策的落實等方面的成果和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材料。
觀點評述:最后一章從不同視角評述了其具體表現和實踐要求,包括教育方向、教育初心、理想信念等。
編輯推薦
辦“美的教育”不僅僅是滿足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它也反映了對美的崇拜和對美好未來的渴望。教育,不僅僅是國家的大計,也是民生所系、民心所望。而“美的教育”讓我們審視教育現狀,推動教育改革,遵循教育規律來開展工作,確保教育廉潔高效。
本書目標讀者是貴州各教研員和一線教師,通過系統性闡述教育新理念,幫助貴州各教研員和一線教師更新自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是未來各級教師施行教育的重要指南和參考讀本。
“美的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教育理念,更肩負著偉大的使命。它代表著對教育的正確價值導向,致力于消除教育中的不良現象,讓教育的真正價值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得以顯現。這就是“美的教育”的真正價值,它是培養人、塑造人、成就人的關鍵途徑;為人類社會政治、經濟和公平奠定了基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新時代的新青年,為國家富強奠基,為民族復興蓄力。辦“美的教育”,既是貴州生態美、百姓富、產業興的內在要求,也是增強貴州人民教育福祉的重要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部分重要段落的首句,這一重要表述無疑更加凸顯了我們黨一以貫之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再次強調了教育之美應該最終立足和落腳于人民是否滿意。本書提出“美的教育”教學觀念,主張將教育落實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上,摒棄“唯分數、唯升學、 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功利性評價標準,為貴州教育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以期讓“美的教育”理念賦予貴州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讓“美的教育”實踐為貴州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生動詮釋。
一同踏上這場絕妙的教育之旅。本書將引領您從內涵探索到實踐案例深入探討“美的教育”的奧秘,打開智慧和創造力之門,在“美的教育”中點亮夢想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