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全教育平臺(安全教育平臺)
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記者江曉晨)近日,全國多地叫停“安全教育平臺”打卡一事引發(fā)網友熱議,一度沖上熱搜。起因是上個月底,福州市教育局發(fā)布通知稱,學校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學生或家長完成學習任務,嚴禁以口頭、公示欄、微信等任何方式通報或公開學生參與安全教育平臺學習情況。廈門、成都、濟南等地也緊隨其后發(fā)布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臺打卡的強制要求。
一直以來,“強制打卡”被家長看作是“形式主義”,同時,家長們也認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安全教育平臺的初衷就是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安全認知。那么,全國多地叫停“強制打卡”后,如何更好地給孩子們普及安全教育知識?
記者搜索發(fā)現(xiàn),在安全教育平臺APP內,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和年級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課程設置。既有技能訓練,又包括專題教育,涵蓋眾多生活中常見的安全領域知識。所以,長期困擾家長的不是內容本身,而是流于形式的打卡任務。
安全教育平臺APP截圖(受訪者林女士供圖)
10月30日,福州叫停“強制打卡”,之后廈門、泉州、成都、濟南等多地陸續(xù)響應,紛紛發(fā)布通知叫停“形式主義”的打卡行為,引發(fā)家長熱議。
福州的學生家長宋女士20日告訴中國之聲記者,之前每過一兩周,群里就會收到老師的通知,讓家長和學生到安全教育平臺上打卡并完成相應的作業(yè),取消打卡后,學校會在課堂上進行安全教育。“對我來說是比較好的,因為平時都是我?guī)秃⒆釉谧觯鋵嵑⒆記]有真正參與到平臺的學習中。(打卡)取消之后好像說老師會以上課的方式,比如說在班會課上或者是安全教育課上,把平臺里的相關內容以課件形式向學生授課。我覺得這樣的話,學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而不是家長在一味地為應付打卡而打卡。”宋女士說。
泉州的林女士說,她認為平臺上呈現(xiàn)的安全教育知識對孩子很有益處,只是“強制打卡”幾乎讓孩子零參與,反而自己成了“困在繭中的蟲”,被頻繁打卡壓得喘不過氣。“安全教育的話家長是一定要去做那些題目,誰完成誰沒完成老師都知道,如果沒完成老師就會一直在群里提醒讓他們去完成。”林女士說。
記者:安全教育APP的題基本都是家長在做是吧?
林女士:對呀。比如說學校要求今天幾點交,其實孩子是正在上課,那基本就是家長趕緊給他把那些題目做了,視頻弄了就好了。其實內容我覺得挺好的,但孩子有時候真的是沒空去看。其實我女兒她們是沒有做的。
林女士告訴記者,其實“強制打卡”不單困擾著學生家長,也同樣困擾著學校老師,老師除了正常教學任務外,收到的非教學任務也很多,比如視頻學習打卡、截圖拍照上傳、填表制表等等。“以前老師就會要求可以去(平臺)看,看的話要拍照發(fā)到群里,學校就會要求他(老師)再發(fā)到他們的工作群里面。(老師)一直提醒家長說,麻煩抽空去完成一下,可能是學校那邊會給到他壓力,但老師從來就不會要求我們一定要幾點去完成,就是不會硬性地一直去強迫你,只是要配合他的工作。”林女士說。
安全教育平臺APP首頁截圖(受訪者林女士供圖)
浙江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學院分中心執(zhí)行主任闕明坤表示,安全教育平臺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在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偏差。安全教育不同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具有實踐性和情境性的特點。“(為了普及)安全知識強制家長打卡嚴重偏離了安全教育的初心,當前一些地方叫停了強制打卡,這是一個及時糾偏的舉措。安全教育的方式一旦出現(xiàn)‘一刀切’、績效式、強制式、灌輸式的學習,那么必將流于形式,所以這一次的改革是非常及時的。”闕明坤說。
安全教育至關重要,可以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預防意外傷害的發(fā)生,保障孩子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責任意識。
群聊截圖(受訪者林女士供圖)
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齋堂中心小學在今年8月初的洪水災害中承擔著臨時安置點的任務。齋堂中心小學德育主任史孟慶表示,安全教育是一門必修課,對孩子們來說,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寓教于樂的同時,讓孩子們對安全知識的學習有更高的積極性。“讓孩子們感知到模擬教室里或者家里突然要起火,孩子們如何撤離,我們再進行小結。如果地震來了,孩子們第一步先避險,再遇警報響起我們就會組織孩子撤離。”史孟慶說。
記者:咱們演練完給孩子們也是有復盤工作的是吧?
史孟慶:對對,我們集合的時候會有點評,也會給孩子們講一些新的要求。
記者:咱們其實不是只給孩子們看書或者看視頻?
史孟慶:不是不是,有看過宣傳的視頻,也有咱們孩子們自己的教育手抄報。演練時我們都是動起來的,讓孩子們能親身感受到演練的流程,比較積極地參與演練。消防(教育)我們都是長期貫徹的。
齋堂中心小學消防演練(圖片來源網絡)
讓安全教育知識被孩子們接受,需要怎樣的智慧?闕明坤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安全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生存教育,一種技能教育。所以,除了傳授安全防護的知識之外,更加應該通過多樣化、情景化、實踐化的形式,可以通過戲劇表演,通過知識競賽,通過安全演習,還有通過邀請專業(yè)人士進校講課,通過體驗式的教學,情景式的教學調動他們的興趣。方式要創(chuàng)新,要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改變傳統(tǒng)說教式的模式,寓教于樂。例如安全演練,真實情景化的學習,提高我國學生自救互救的能力,提升識險避險的意識,真正達到安全教育的效果。”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