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學生創業 > 正文

    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科學出版社課本

    本文從《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理解入手,通過對信息科技課程“教學指南”“學習手冊”內涵的認識,闡述從教材到“教學指南”“學習手冊”的相關變化,探討圍繞課程核心資源開發配套資源的意義及呈現表達的方式,以期幫助大家了解新課程資源開發的視角及手段,促進課程健康發展。

    對于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建設來說,教材是重頭戲。而《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表述,特別是紙質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表述只用了寥寥數言,即“圍繞信息科技教學指南和學生學習手冊,開發配套資源”。而什么是“教學指南”?什么是“學習手冊”?如何“圍繞”其“開發配套資源”?正確地理解其中的變化對課程資源建設十分重要。

    “教學指南”與“學習手冊”的理解與認識

    信息科技學科“教學指南”是一種指導性的文件,旨在為教師提供關于信息科技學科教學的方向、原則和方法。它通常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估標準等方面的指導,以幫助教師有效地教授信息科技知識,并提高學生的信息科技素養和實踐能力。

    信息科技學科“學習手冊”是旨在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并掌握信息科技知識和技能的參考資料,它提供包括學習目標、內容、方法、進度安排、實踐和評價等方面的學習項目和學習指導。

    具體來說,信息科技學科的“教學指南”相當于“教參”,通常會給教師提供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指南”:

    ①教學目標。明確信息科技學科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生對信息科技基礎知識的掌握、實踐技能的提升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等。

    ②教學內容。詳細列出信息科技學科的教學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網絡技術、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和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③教學方法。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項目式學習、合作學習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④評估標準。設定明確的評估標準,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包括考試、實踐、項目等多種形式的評估方式。

    而信息科技學科的“學習手冊”則是為學生提供的學習資料,相當于之前的“教材”,通常會包含以下內容:

    ①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明確自己需要掌握的科技知識和操作技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②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豐富多樣,既有基礎知識,又有前沿技術,并且在介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時,還會引入相關的應用案例和實踐操作,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鍛煉實踐能力。

    ③學習方法。學習手冊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④自我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幫助自己不斷進步。

    “教學指南”與“學習手冊”與之前的“教參”和“教材”相比,有何變化?這個問題《課標》中沒有明確說明,但從其提出的“教學建議”中可以看出端倪:

    “信息科技課程的教學要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導向,以培養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為目標,以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為起點,遵循學生學習規律,系統設計學習活動,突出用信息科技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和知、情、意、行融合發展的成長環境。”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信息科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數字素養與技能”,這就包括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四大核心素養,并將這些核心素養體現在教學內容之中。

    從教與學的方法上看,《課標》要求

    “注重把握數字化學習的特點,合理利用數字化平臺、工具和資源,運用線上實驗、模擬、仿真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注重發揮數字化學習跨時間跨地域、隨時隨地等優勢,適應個性化培養需要,指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合理規劃、管理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推進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創新”。也就是說,在新課標、新課程的理念指引下,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教學環境下的以知識技能為最終目的的學習方式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的學習要求,“場景分析—原理認知—應用遷移”的學習方式得到普遍的重視。

    在學習活動中要求學生“了解信息科技發展歷程,深入領會發展特點,及時關注發展動態,增強積極應變意識”,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在把握育人要求和學科原理基礎上,注重體現最新成果,優化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

    通過以上對《課標》相關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新課程要倡導的是“創新教學方式,以真實問題或項目驅動,引導學生經歷原理運用過程、計算思維過程和數字化工具應用過程,建構知識,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在具體實施時要“注重創設真實情境,引入多元化數字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支持學生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下進行自我規劃、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鼓勵‘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健康成長”之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信息科技課程的資源建設必須與之適應,必須“圍繞”信息科技課程中的“教學指南”和“學習手冊”的理念和需求,去“開發”,去“配套”。

    課程資源的呈現與表達

    課程資源的呈現與表達是指如何將教學內容、材料和活動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給師生,以便師生能夠有效地學習和應用。

    在信息科技學科中,課程資源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呈現與表達,以適應不同學習風格和教學目標。

    ①文本材料:包括教師“教學指南”和學生“學習手冊”等,這些材料通常包含必要的理論知識、操作步驟和案例分析,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參考及學生的主要學習資源;

    ②數字資源:以數字化的視頻、音頻、動畫和圖形來展示概念或過程的資源,如使用視頻演示軟件操作或通過動畫來解釋算法的工作原理的資源;

    ③互動平臺:用在線學習管理系統提供互動式學習體驗的資源;

    ④編程工具和環境:為教學提供的編程軟件或在線編程環境,讓學生創建項目解決問題;

    ⑤虛擬實驗室和模擬器:使用虛擬實驗室或網絡模擬器來模擬真實的網絡環境;

    ⑥游戲化學習資源:通過教育游戲和模擬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教授相關的信息科技概念;

    ⑦項目式學習資源:組織學生進行實際的項目工作,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資源,以此來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⑧外部資源鏈接資源:提供指向外部教育資源的鏈接,如在線教程、專業網站、開源項目資源等,以便學生擴展學習;

    ⑨社交媒體資源:利用社交媒體資源來發布課程更新、討論話題和分享學習成果,增加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⑩移動學習資源:可以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使用的應用資源,以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

    ?生成式人工智能資源:多模態、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平臺,可用于智能學習及評價等領域。

    為了讓課程資源有更好的呈現與表達,應充分考慮與信息科技課程相關的因素

    ①學習目標。確保資源與教師“教學指南”和學生“學習手冊”中的教學目標表述相一致,能夠幫助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

    ②學生特點。考慮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學習風格和技術能力,選擇最合適的呈現方式。

    ③技術可行性。確保所有學生都能訪問所需的技術資源,并考慮到學校的設備和網絡條件。

    ④互動性與參與度。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互動,提高學習的動機和效果。

    ⑤可持續性與更新。定期更新課程資源,確保內容的時效性和相關性。通過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呈現與表達,可以提高信息科技學科的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信息科技課程資源的表達,應當從學生視角考慮,以最適應學生學習、應用的形式呈現。

    例如,在考慮學生“學習手冊”的表達時,要緊緊抓住信息科技課程的“六條邏輯主線”,確保內容的連貫性和遞進性,使得學生能夠在各個學段逐步建立完整的內容體系。

    同時,應該注重數據的采集、處理、應用的實踐和體驗,鼓勵學生通過項目學習、團隊合作和創新實踐來提高數字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材料和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而對教師“教學指南”的表達,也應從學生學習角度出發,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的優勢與不足,以提高教學指導的及時性、有效性和精準度,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課標》要求“圍繞”學生“學習手冊”與教師“教學指南”開發資源,說明這二者本身就是課程資源的核心。目前,還有不少地區的教育數字化建設水平不高、數字化教學條件有限,加之不少地區管理部門對信息設備使用的時間也有一定的限制,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愉快”地使用數字資源進行學習的學校為數不多,學生能利用的網絡資源也非常有限,所以紙質方式呈現的課程資源,仍然是這些學校信息科技課程教學的首選資源。

    所以,如何“引入多元化數字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怎樣“支持學生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下進行自我規劃、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這些都是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建設需要解決的問題。各地在這方面也在積極進行探索,從《課標》的理解出發,探索適合本地區、本學校的課程資源建設的路徑,為課程落地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都是值得肯定的。

    相關推送:

    義教“信息科技”課程理解 | 從教材到“教學指南”“學習手冊”,課程資源如何開發

    義教“信息科技”課程理解 | 信息科技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生態:育人目標、環境、方法與評價一體化構建

    義教“信息科技”課程理解 | 初中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跨學科主題“云南非遺”課程資源建設為例

    本文作者:

    李維明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文章刊登于《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4年第08期

    引用請注明參考文獻:

    李維明.從教材到“教學指南”“學習手冊”,課程資源如何開發[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4(08):15-17.

    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科學出版社課本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午夜老司机免费视频|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全彩无修本子里番acg|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 两根硕大的挤进了小雪|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的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中国大白屁股ass| 樱桃视频高清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草久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爽|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唾| 欧美日韩性猛交xxxxx免费看|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两根硕大一起挤进小h| 最近在线2018视频免费观看 | 91传媒蜜桃香蕉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国产又大又黑又粗免费视频| どきどき小房东| 日本免费色视频| 光棍天堂在线视频| 草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日产卡一卡二乱码| 91av手机在线观看| 女人是男人的女未来1分49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波多野结衣mxgs-983|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