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之父、中國教育之父一套共有幾本
“普通教育養成國民健全之人格,教育者是養成人格之事業。”
——蔡元培
1月11日,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影響中國歷史的十位教育大家”之一、中國現代教育之父蔡元培的第156個誕辰。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
蔡元培先生是現代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北京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在職期間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造就了北大一代輝煌!
教育乃國家興旺之根本,蔡元培先生致力于發展中國新文化教育事業,不因學術爭議而排斥,廣泛吸收各家所長,對近代與現代中國教育等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堪稱“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愛茶且對品茶的見解獨特!在教育這條道路上,常以“茶”喻人,最著名的當屬“綠茶哲學”……
壹、“綠 茶 哲 學”
教育,實乃教書育人,是“人類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早于1912年便提出“普通教育養成國民健全之人格,教育者是養成人格之事業。”
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
——蔡元培
因此,蔡元培先生非常注重“育人”!在他還是北大校長時,為開導一位屢屢碰壁、對未來彷徨不安的學生,便約了人來辦公室面談。
學生準時赴約來到校長辦公室后,蔡元培并沒有一開始就語重心長地教育他,而是笑著招呼道:“來,快坐下,我給你泡杯茶。”
說完不急不緩地拿出茶葉,放進杯子,倒入開水后,再遞給學生推薦道:“這可是極品的綠茶,是朋友特地從南京帶來的,你嘗嘗。”
受寵若驚的學生接過茶,只見水面稀疏地漂浮著茶葉,茶水也是透明的,沒有一點綠色,抿了一口沒嘗出一點茶味,淡的跟白開水似的,不禁眉頭一皺。
蔡元培先生仿佛沒有看出他的不對,也不指點他的迷津,只和學生閑聊天。學生不自然的聽了很久,在好不容易等到校長稍作停頓,忙找了個理由準備告辭。
蔡元培見狀說道:“急什么,把茶喝了再走,這可是一杯極品的綠茶,千萬別浪費了。”學生禮節性地又喝了一口,頓感一股清香濃郁的味道沁人心脾。
學生當即詫異地打量著茶杯,只見茶葉已沉入杯底,茶水碧綠如翡翠,清新濃郁的茶香沒過一會兒就滿溢整個辦公室!這時,蔡元培頗有深意地問道:“你明白了嗎?”
這一刻,學生方才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追求成功就要像這綠茶一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凡事都要靜下心來,認真踏實地沉浸下去。”
蔡元培先生的“綠茶哲學”發人深思,暗喻生活就是一杯綠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無論何時都應沉下心來面對。
貳、“無 茶 定 心”
蔡元培與茶,還有一件與胡適(中國現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相關的軼聞!據悉,胡適曾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
民國六年(1917年),胡適先生回國受聘北京大學教授,蔡元培校長頗為認可:“胡君真是一個'舊學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個人。”
▲左二蔡元培,左三胡適;
胡適在北大執教期間,受到蔡元培的大力支持,引得北大一些人對這位留學歸來的“年輕后生”的不滿,更有甚者散發“胡適以前浸淫西學,表里之一……”之言論。
冠冕堂皇地規勸蔡元培不要“為胡適蠱惑”,以免失節,實則是挑撥離間二人的關系,而他對這些流言蜚語一概漠然處之,二人相交更篤。
有一回,蔡元培給那些對胡適不滿的人都送了茶葉,唯獨沒有給胡適送,這可高興壞了一幫人,以為校長終于要遠離胡適了,真相卻打了他們臉。
后來當中有人問及此事,蔡元培校長直言不諱“胡適的肚子是干凈的,一心辦學為民。而你們個個妒火中燒,一肚子歪點子!茶葉能清腸胃,送你們茶葉是幫你們解解毒。”
蔡元培的“無茶定心”之舉,不可謂不妙!蔡元培之于胡適,是教育路上的伯樂,雖然二人有“紅學論爭”之分,君子之交,惺惺相惜。
以茶定心,以茶喻人,將一代教育家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2024年1月11日,謹以此文,緬懷中國現代教育之父、“北大永遠的校長”蔡元培。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