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興國(教育興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心得體會)
來源:【贛南日報】
本報訊 (萬遠)自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以來,興國縣堅持豐富學習載體、創新學習方式,著力打造“紅色課堂、指尖課堂、警示課堂”三個課堂,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
打造“紅色課堂”現場體驗學。興國縣充分發揮本地紅色資源優勢,把將軍館、蘇區干部好作風陳列館、劉啟耀紀念館等一批紅色教育基地納入現場教學點,開設紅色精品課程,運用微黨課、微視頻、情景教學等形式,為黨員群眾打造家門口的“紅色課堂”。同時,深挖腰纏萬貫的“討米人”劉啟耀、不求功名的陳奇涵等革命先輩的勤廉故事,編印本土教材《勤廉榜樣在興國》,切實增強黨紀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目前,全縣各級黨組織結合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組織黨員走進“紅色課堂”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教育培訓黨員干部3000余人次。
打造“指尖課堂”隨時隨地學。為了讓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在線“不打烊”,該縣充分運用新媒體,依托“學習強國”平臺、微信公眾號、黨員微信群等載體,打造“指尖課堂”,引導黨員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按照所處地域、從事行業等特征區分黨員類型并建立微信群,每周推送黨紀知識“微課程”、黨紀反腐警示案例等針對性內容;在“興國發布”“興國組工微訊”“廉潔興國”等微信公眾號開設“黨紀學習教育”專欄,先后推送《中國紀律處分條例》權威解讀20余期,創新推出學習問答、黨紀知識測試打卡欄目11期,有力推動黨員干部自覺主動開展學習。
打造“警示課堂”舉一反三學。該縣堅持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依托縣廉政文化教育館,利用照片、場景、模型、視頻等形式,展示清廉文化和反面典型案例,設置懺悔書、微腐敗案例分析等多個警示教育模塊,切實增強警示教育震懾力。用好縣鄉兩級黨校,將警示教育納入黨性教育課程,通過召開警示教育會、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從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鑒。對于“關鍵少數”和“關鍵崗位”,定期談心談話、開展崗位廉政風險點排查,確保警示教育全覆蓋。目前,全縣各單位結合機關人事調整、重要節日等契機開展談心談話2200余人次。
本文來自【贛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