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電視臺—福建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在線直播
距離2024年高考越來越近了,家有考生的家庭,是不是氣氛開始緊張起來了呢?
身為考生,是否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呢?還是已經感覺到大戰來臨的氣息,靜不下心來復習了?
身為父母,你的家庭關系是否依然和諧,是否全力為迎接高考積極準備著?你們有沒有連大聲說話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打攪了孩子備考被埋怨?
今天,我們邀請福建省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王永紅老師,指導考生調節心理狀態,應對臨考的各類情緒,也提醒家長如何做好陪伴。
視頻加載中...
(采訪視頻)王永紅 福建省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PART.01考生最擔心的是什么?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考試前的緊張和焦慮是正常的反應??忌鷤兛赡軙淖约旱陌l揮,怕辜負了父母的期望,怕失去與同學的友誼,對未來感到迷茫,甚至害怕身體出現問題。這些擔憂都是情理之中的。
王永紅老師指出,心態是影響考試表現的關鍵因素。因此,調整心態,應對各種情緒波動,是每個考生必須面對的挑戰。心態不好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表現和成績。但是,高考前一點都不緊張,可能也并非好事。適度的緊張能夠提高反應力、思考力及警覺性,增強我們在應激狀況下的表現,幫助我們趨利避害。所以考前緊張也未必是壞事,要學會接納自己的緊張,進行適度調整。
給家長們的建議
對于家長而言,他們的角色同樣重要。家長的情緒管理、對孩子的關心和支持,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態。王永紅老師建議,家長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度關心或控制孩子,而是要提供穩定的情感環境和生活支持。此外,家長應該學會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避免給孩子增加壓力的話語。相反,家長應該鼓勵孩子,讓他們知道家人的支持是無條件的。
PART.02家長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
不要總是問“復習咋樣了?”因為孩子沒法回答你!事實上沒有人是“復習完了”才去參加考試的,總會有點不放心沒把握。而如果他實事求是回答你,沒復習好,這個信息又會強化他內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場的壓力。那這個關鍵的時刻,家長們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王永紅老師提出幾點建議:
家長不該說的話
你要加油哦,關鍵的時候到了啊。
這句話會給孩子增加很多的壓力。其實孩子都知道,在這個時候是很關鍵的,他也需要努力。
你現在什么事情都不用管了,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
父母想讓孩子心無旁騖的把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但是這句話無形把學習這件事情當成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決定一切的事情,所以會給孩子增加更多的壓力。
你隨便考,什么樣的結果爸媽都能接受
這句話會給孩子一個暗示,父母對我沒有信心了,因為你在預測我有可能考不好。
爸媽這么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要有出息。
反復提及父母對孩子的付出。讓孩子產生我的學習的動機,原來是要完成爸爸媽媽的愿望啊。
好好的考,這次考完的時候,你想到哪玩兒就去哪玩玩
這會讓孩子意識到,好像我只有考好了,我才有權利去選擇怎樣去玩。
家長該說的話
01
你現在正在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爸媽支持你
02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幫助,你可以告訴爸爸媽媽
03
學習雖然重要,但身體更重要,你要注意休息
04
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你需要爸媽來監督你嗎?
05
為你做的事情都是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做的,你不用內疚,你做好你自己就好了
視頻加載中...
(采訪視頻)王永紅 福建省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PART.03臨近考試,孩子反而不想學?
經常會有考生反映他們會在某個階段有這種感覺:一方面內心很焦急,一方面卻又感到說不出的疲倦以致學習沒效率。部分考生會出現非常努力卻不見成效的情況,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實力,失去了對高考的信心。
王永紅老師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了這種現象,指出這是由于長期學習導致的“高原反應”和“飽和現象”。她建議考生應信任自己的知識積累,合理安排復習時間,調整學習計劃,并放松心態,以更輕松地狀態應對高考。
PART.04如何回答孩子“如果我考不好怎么辦”?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辦?”有的家長說,無所謂,考不好就考不好!有的家長說,考不好就完了,我沒辦法,到時候你自己看著辦吧。
首先,當孩子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他產生了一個焦慮,這個焦慮指向了未來他去做了一些壞的評估,說我可能會考不好。王永紅老師提出家長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當下來,告訴孩子,我們未來的人生有很多種的可能性。現在你把注意力放在當下就好了。
PART.05如何幫助孩子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
人們常常會將考試前的一絲緊張、擔憂和不安誤認為是考試焦慮情緒,然而,這種認識并不準確。但是,當這種情緒升級為高度緊張,導致食欲不振、失眠,以及注意力無法集中時,這便真正轉化為了考試焦慮情緒。
為了有效地幫生調適情緒,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01
運用心理學原理,如深呼吸和肌肉漸進式放松,幫生放松身心,達到心理放松的狀態。
02
引導考生學會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激發積極能量與動力,避免消極情緒的影響。
03
勞逸結合也是關鍵,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04
運動也是調節情緒、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可以幫生釋放壓力、放松心情。
05
與他人交流和傾訴,或通過寫日記等方式表達情感和思緒,也是有效的應對壓力的方法,有助于保持內心的平靜和穩定。
這些方法綜合運用,能夠更好地幫生調適情緒,應對考試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