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輔助服務包括什么、教育輔助服務包括教育咨詢嗎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下已進入信息技術時代,人類歷史已經邁入智能化、數字化的新紀元。目前風靡全球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具備一定的分析、比較、判斷能力,這無疑對人的智慧、情感、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當前部分學校仍沿用相對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以及標準化的考試來教育和評價學生。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社會的主人翁,在AIGC時代,我們必須直面其帶來的挑戰,思考人之如何“成人”的根本命題。這其實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體系提出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價值內涵是基本一致的。那么,在ChatGPT3.5、ChatGPT4.0、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該如何將挑戰轉化為機遇,用AIGC賦能教育教學全過程、促使教育面向未來進行變革?
教學理念從“教師為中心”轉向“學生為中心”
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在根本上改變被動學習、接受式學習的窘況,一直都是教育界追求的目標。然而,在“教師傳授——學生聽講”的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保證。利用AIGC賦能課堂教學,可以將“師—生”對話課堂變為“師—機—生”互動模式,滿足課堂上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AIGC基于強大的數據庫和超強的演算能力,能夠與學生展開廣泛而具有針對性的對話,為學生學習提供個性化、持續、全面且具體的跟蹤輔導,為不同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評價量表,以評促學,引導學生在查漏補缺的同時發展自己的強項,真正將學生置于學習的核心位置。目前,學校教育中的諸多學習內容,都可以通過自主對話智能系統進行學習和評價,如語文的識字寫字、課文朗讀,數學的基礎運算,英語的單詞記憶、對話練習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的首先是培養學生和AIGC進行有效互動的能力,例如提出深度問題的能力、恰當組織語言表述問題的能力等;其次是致力于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引導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演練“思維的體操”。利用AIGC輔助課堂,教師要真正轉變自身角色定位,明確與AIGC相互支持與博弈的關系,真正成為學生與AIGC對話的引導者、激活學生智慧的啟迪者,明確自己與AICG之間的具體分工,在恰當利用人工智能教育輔助工具的基礎上開展有效教學,實現優勢互補。
教學目標從應試轉向為學生個性成長服務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育人——讓每個人成為最好的自己。但應試教育以統一的測試內容、同樣的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學生在題海戰術中學得累、收效低,“內卷”嚴重,這不但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且破壞了本應豐富多元且積極有趣的教育生態,使得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難以被看見,更難以得到真正的培育。根據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智能結構不同,像五彩光譜一樣呈現出諸多差異,而真正的教育,應該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進行。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更應該讓學生在自我優長、強項的基礎上發展,以塑造“人”迥異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情感、思維和精神世界。AIGC的發展使“發展自己”“成為自己”的學習成為可能,并正在變成現實。對學生成長和發展而言,AIGC智能系統能尊重不同學生在知識掌握和能力形成中的差異,為學生量身打造個性化的學習內容,設置符合個人成長和發展規律的學習進度,使得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學習。而從教師層面看,充分利用AIGC智能教學系統,可大大減輕教師講授陳述性知識、部分程序性知識的壓力,減輕教師在學習評價中的負擔,從而能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與學生建立情感聯系、進行智慧啟發和進行有針對性的面對面交流研討中,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前提下,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發展自己的優長。
教學重點從簡單識記轉向培養高階思維能力
在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理論中,記憶、理解、應用等認知行為屬于低階思維,分析、評價、創造等則屬于高階思維。標準化考試衡量的多是低階思維能力,如語文的生字詞、詩文片段默寫,數學的運算題和應用題等。在AIGC時代,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理應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在理想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利用AIGC,才能有更多精力把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分析并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例如,在AI智能寫作輔助工具的輔助下,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不再重點講解“記敘文六要素”“借景抒情”“按照順序寫清楚”等基礎性知識和技能,學生可以從AIGC智能寫作輔助系統中學到。教師可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選材,分析比較、評價和鑒別智能作文的優缺點上,并在和AIGC“斗智斗勇”的過程中,促進高階思維能力形成,增進具有個人風格的言語表達。
毫無疑問,AIGC將促進當前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要做的就是認清現實、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實踐路徑,用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教育時代。
(作者單位分別系北京聯合大學師范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