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版面費)
2024-05-29 18:11:03
醫學虛擬仿真教育是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核心手段,虛擬仿真患者的軀體結構與病理機能、疾病表現與演變以及對患者的診療過程,從而代替模型及真實患者、真實臨床過程進行教學、實踐訓練和能力評估的教學法。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人工智能和虛擬仿真技術在醫學教育領域已經產生了融合發展的前景。
常見的虛擬仿真教學有兩種形式,一是虛擬觀察(演示),比如在一些實驗,觀察受制于教室環境以及正常單元課堂時間,鳳凰創壹虛擬仿真教學實訓系統則能提供較好的素材。
在虛擬觀察及學生前期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虛擬操作,則 是虛擬仿真教學的 另 一 種 重要形式,比如在鳳凰創壹虛擬仿真教學實訓系統中,直接就包含了原理演示和實訓操作兩個模塊,軟件通過模擬實驗操作過程,學生在虛擬教學平臺上進行操作。這兩個模塊也構成了醫學虛擬仿真教學的核心。
在虛擬仿真教學的探討中,最可能首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場景在于個性化學習,所謂個性化學習,指的是在虛擬仿真教學過程中,學習者一定會產生具有個性或個體差異的學習數據,這些數據被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析處理,產生與學習者本人個性或個體差異相匹配的新的教學流程,并根據特定場景推送符合學習者個性的學習內容。
醫學虛擬仿真教學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過程持續發展,醫療教育機構的討論應當具有前瞻性,應當站在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的角度提出基于臨床實踐教育價值的需求和目的,主動迎接技術變革,促進我國醫學教育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