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天教育網校—學天教育網校官網咨詢電話
“打卡0元學,全額返學費”,隨著疫情的影響,線上學習受到很多家長的青睞。記者在多家線上購課平臺發現,越來越多的線上機構,推出了一批聲稱可以全額返學費的學習課程吸引用戶。但等到家長選擇了該項課程以后,卻遭遇了商家的出爾反爾或是重設門檻,結果明明是“0元學”,最后沒有拿到一分錢返還學費,學習的免費福利變成了陷阱。
消費維權領域專家就此提醒家長,不要盲目輕信商家的“0元學”,選擇課程項目時要仔細查看相關條款,尤其注意退費和免責條款等內容;課程方如構成單方違約,將承擔欺詐或違約責任。
返現“翻車”1
設置返現障礙 3個月內改版70多次
不花錢,又能學到知識,是很多家長選擇“0元學”的根本原因。從去年開始,一款英語繪本閱讀APP就這樣開始了一輪免費學的宣傳:“0元享終身會員”、“306天打卡全額退款”、“全網獨家0元享終身VIP10000+繪本,一年內完成306天打卡可返現”……這樣的免費學條件,讓很多家長心動,花費358元成為了會員。
陳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訴記者,她購買了該繪本APP給5歲的兒子學習。剛開始學的時候,發現內容挺有趣,每天讓孩子學習好相應的環節,就能輕輕松松完成打卡。但是從今年5月底開始,該繪本APP開始了多次改版,不僅提高了打卡學習的門檻,連難度也提升了,孩子學習起來一下變得費勁兒了。“每次升級的時候,就強制要求點擊,不升級根本沒法完成打卡。”陳女士說,不僅如此,在閱讀環節,孩子讀單詞過關的難度也提升了,無論怎么讀,似乎都達不到能通過的分數,“我自認為英語也不差,經常我都讀不過,更何況一個幼兒園的孩子?”陳女士對這樣的升級改版表示匪夷所思。
過了幾個月,陳女士又發現,一打開APP就會彈出“提前返現精品課”的頁面,如果點同意,就相當于同意了放棄打卡,也意味著放棄了返現的機會。但這些課程其實根本不像描述得那么精品,有些基本上就是不會有人買的課程。網上有家長粗略統計,在3個月內,該繪本APP就更新了將近70個版本。
陳女士說,她周圍還有些家長反饋,即使成功完成了當初規定的306天打卡要求,對方還是會在返現之前設置一道障礙,告知稱打卡期間存在不合規操作,申請返現不通過,要么是配音不合規,要么就是閱讀不合規,反正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我已經放棄返學費了,不想因為這樣折騰給孩子學習造成不愉快,商家估計就是想這樣來擊退想返現的家長。”陳女士說。
返現“翻車”2
“返現秒到賬”最終變成“無力返現”
在打卡“0元學”的路上,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翻車”,根本無法兌現當初的“打卡返現”承諾。
6歲女孩妮妮的媽媽6月份給她買了一套線上學習課程,包括英語、思維、國學,通通都來自同一家機構。“我看說打卡0元學,課程看著也還行,就一起入手了。”妮妮媽說,一科698元,3科總共花了近2100元。購買時,商家給出的宣傳是:“在規定時間學習完即可,一天一節或者多節都可以,共完成50課時學習打卡,即可申請返現”,還一直聲稱“返現秒到賬”。
正當妮妮每天正常學習打卡之時,妮妮媽在網上看到有家長稱,該課程返現受阻,每次申請獎學金返現,系統都會提醒微信限額,建議選擇其他日期。“這讓我心里咯噔一下”,妮妮媽說,結果11月,課程方直接貼出了通告,稱“已經沒有能力發放獎學金,且無法保障課程及時更新”。與此同時,提出讓家長用兌換其他課程的方式來抵獎學金。
“買個線上課程,就遇到這樣出爾反爾的商家”,妮妮媽說,經歷了這一次重創,她對線上課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以后再購買課程的時候,要更加謹慎考慮才行。
返現“玄機”
“0元學”普遍售價偏高打“持久戰”
據觀察,目前很多機構線上推出的“0元學”打卡課程,涉及語文、思維、英語,甚至還包括音樂、少兒編程等課程。但0元學的課程,價格基本上要高于市場價。
比如一款少兒編程產品,售價1299元,商家稱一年內完成打卡任務,全額返還獎學金,且獎學金月月發,具體是每個月完成打卡任務發放50元,到最后一個月返還剩余款項。但沒過幾個月,商家推出的同款產品,不打卡返現購買只需要769元,與打卡0元學中間的差價達到了530元。
還有一款中文閱讀器也是,商家推出了兩年打卡套餐,售價1599元,每年打卡完成返現499元,第一年打卡成功可獲得第二年打卡資格。也就是說,如果成功完成兩年打卡,實際上是花費大概600元購買了一個閱讀設備并享受了兩年的閱讀資源。“其實你買一個基礎款的kindle,基本上也就是這個價格。”一位購買了該閱讀器的家長說。
不僅價格偏高,有些“0元學”背后,還藏著商家的“貓膩”。一款售價600多元的學習機,購買時承諾自打卡開始計時的365天內,累計完成266天打卡就可以獲得返現資格。打卡期間,需要自己發文字加圖片到朋友圈分享。可是等家長完成任務申請返現時,不僅出現了一些新公布的不合理規則阻攔家長返現,更夸張的是,家長如果最后想真正拿到返現,還需要拉人頭去幫商家賣機器。“這種操作真是太過分了,簡直是欺騙消費者。”家長們議論紛紛。
記者發現,打著“0元學,返學費”的課程基本上都是持久戰,打卡要求的時間恨不得都是以年為單位,一年時間是最常見的,最短的也有近4個月的打卡時長,而最長的有連續打卡3年返學費的課程。
不少家長表示,看到0元學課程肯定會心動,畢竟免費學習何樂不為,但購買之前會充分考慮價格和打卡時長的因素,“太貴的或者時間太長的,會有點兒擔心,畢竟變數太多,回頭這家公司還在不在都不好說。”經常關注線上學習的家長戴女士說。
專家提醒
“任性”附加條件涉嫌虛假宣傳
“今年以來,網課負面輿情主要集中在網課營銷、網課質量和退費糾紛3個方面,其中退費糾紛輿情信息最多”,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告訴本報記者,網課營銷輿情主要涉及低價營銷、夸大師資、販賣焦慮、虛假承諾4個方面,其中低價營銷問題最為突出。
因此消費者在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或購買網課時,應事先查看培訓機構的資質證照情況,多家進行比較并試聽相關課程,然后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作出選擇。陳音江提醒家長們,不要盲目輕信商家的“0元學”“全額返學費”等低價營銷宣傳,尤其是不要聽信銷售人員的口頭承諾,接受服務之前,一定要詳細了解培訓機構的促銷活動規則,并保存好培訓機構的宣傳承諾資料。注意一次性繳費不要超過3個月,避免一次性高額繳費。簽訂合同時要仔細查看相關條款,尤其注意退費和免責條款等條款內容。
在陳音江看來,“有的商家宣稱‘0元學’其實是在誤導消費者”,之前沒有附加條件,在開始執行過程中就不能增加條件。陳音江表示,培訓機構推出“0元學”促銷活動招攬業務的,應該嚴格按照約定提供“0元學”服務,不能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后再以其他名目收費或設置其他不合理條件,否則就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或構成單方違約,應該依據《消法》承擔欺詐或違約責任。
消費者如果權益受到損害,要及時收集好相關證據,與培訓機構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消協或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投訴,也可以通過申請仲裁或到法院起訴等方式,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記者手記
小心商家“穩賺不賠”
記者采訪多位家長發現,“0元學返學費”這份免費的知識大餐其實并不那么“好吃”。
據悉,“0元學”這種營銷手段,最早應用于英語和健身領域。商家之所以敢推出這樣的噱頭來吸引用戶,是基于大數據顯示,能長期堅持學習和健身的用戶比例非常低。現在“0元學”也應用到了少兒線上學習領域。這種項目看似對家長來說是穩賺不賠,但實際上背后的風險,家長是不可控的。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商家打出0元學的噱頭,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用戶、快速占領市場,帶來大量現金流,為公司后續融資做準備。但這些公司,很多都是新成立的小公司,并沒有雄厚的資金基礎,內部的機制體制也不健全,打出0元學賺到一批快錢后,經常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而這樣的風險就順理成章地轉移到了購課家長身上。相當于還沒等到下一步融資,這批公司就已經變作泡影了。
疫情以來,隨著“0元學”打卡課程翻車的越來越多,家長在抱怨課程方出爾反爾、不守誠信的同時,也很難有成功維權的案例,一些家長曾嘗試撥打投訴熱線,但最終都因為無法拿出實質證據,或者說課程方確實也提供了相應的課程,并沒能獲得款項返還。
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家長在選擇線上學習資源的時候,還是更加小心謹慎為好,碰到打卡返現0元學的課程,盡量選擇參加短期返現活動,因為時間周期越短、風險越小;而需要長期打卡的,盡量選擇一些成立時間長、有經濟實力的大機構。
此外,學習的本質還是學習本身,家長要挑選優質課程,不能沖著“0元學”去購課,這樣也違背了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