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網絡信息中心官網
備注:不收版面費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創刊于1993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師范大學共同主辦的一份綜合性學術刊物,被北京大學圖書館列入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版),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列入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雜志積極宣傳黨和國家關于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推動職業教育理論研究、辦學經驗總結、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介紹國外職業教育的理論、經驗和做法,服務中國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雜志為旬刊,上旬側重綜合改革,中旬側重教學改革,下旬側重理論探索,全年共36期,總字數約540萬字,是教育部與各地教育部門以及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培訓機構溝通交流的重要信息平臺,也是我國職業教育戰線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官方投稿網址:https://zone.cbpt.cnki.net/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雜志啟用在線投稿系統
尊敬的作者:
您好!
本刊自2023年7月起,正式啟用在線投稿系統(投稿地址https://zone.cbpt.cnki.net/)。此后所有投稿及用稿查詢均通過該系統,原投稿郵箱cvate1632@vip.188.com,將逐步廢止。若您在7月仍投稿原郵箱,請使用在線投稿系統再投一次。
在您來稿時請注意如下事項:
1.本刊為職業教育專門期刊,來稿要圍繞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重點、難點、熱點問題。
2.來稿須保證原創性、真實性、合法性,遵守學術規范,不侵犯他人或其他機構的合法權益。
3.來稿須進行形式規范,包括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若有基金資助或專項課題資助,請客觀、完整標注項目名稱及編號。具體請參照本刊來稿規范。
4.本刊審稿期為兩個月,用稿通知將通過電子郵件形式發送。來稿請以word文檔發送,務必在正文內注明電話、郵箱和郵寄地址。
5.本刊不收版面費。在審稿期內被錄用的稿件不支持撤稿,請勿一稿多投。若您無法等到審稿周期結束,請及時聯系本刊撤稿。
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來稿規范
1.題名:要求緊扣正文內容,簡明扼要、便于檢索。
2.作者:包括姓名、學歷、單位、職務、職稱。例:李某某,博士,北京某某職業學院某某處處長,教授。
3.摘要:是對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字數200~500字。
4.關鍵詞:表示論文主題內容信息條目的單詞、詞組或術語, 3~5詞,之間以分號分隔。
5.參考文獻:
來稿所列文獻為作者親自閱讀并參考的正式出版的主要文獻,在正文中按出現的先后次序以上標編制流水碼,文獻條目按序列于文后。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常見示例如下:
[1]劉國均,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7.
[2]馮友蘭.馮友蘭自選集[M].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第1版自序.
[3]王夫之.宋論[M].刻本.金陵:湘鄉曾國荃,1865(清同治四年).[4]哈里森,沃爾德倫.經濟數學與金融數學[M].謝遠濤,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235-236.
[5]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6]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7]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1998-12-25(10).
[8]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9]張筑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系數學研究所,1983.[10]魏新.關于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對短期經濟增長作用的研究報告[R].北京:北京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1999:13.
[11]全國信息與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信息與文獻都柏林核心元數據元素集:GB / T 25100-201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2-3.
[12]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據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2023-03-25].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
[13]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北京市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暫行實施辦法的通知:京政辦發[2005]37號[A/OL].(2005-07-12)[2011-07-12].http://china.findlaw.cn/fagui/p_1/39934.html.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版權屬于原作者。
注:內容僅做學術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權等行為,請留言區聯系刪除,萬分感謝!
想查看更多學術文章,請關注“千言文化”公眾號。后臺回復“論文”,體驗AI原創論文;后臺回復“目錄” , 領取核心期刊目錄;回復“查重”,獲取終身免費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