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教育_光環教育三年級英語上冊
文/九派新聞評論員 文和刀
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當下,社會對于職業教育似乎依然不夠認可。職業教育取信于人的破局之道何在?
據報道,湖南省常德海乘職業學校與深圳一家勞務中介合作,將多名畢業生介紹到菲律賓從事“客服、文員”工作。然而,這份工作實質上是招攬賭客,參與者已因涉嫌開設罪相繼被捕。
無獨有偶,上個月的報道中,17歲的女職校生王糖霏(化名)控訴,自己被學校安排的實習工作內容,居然是在美容店里為男賓洗澡保養前列腺。她向班主任老師反映后,老師卻以“男顧客也是自愿為原則”來搪塞,最終不了了之。
這類新聞并不鮮見,如此遭遇,令人滿腔義憤,同時進一步加深了世人對職業院校的刻板印象。在學校和中介聯手操作之下,一些涉世未深的職校生被直接“打包”送進坑里:被送到境外從事經營、包分配卻分配到電信詐騙、“自愿”提供服務……他們似乎不被當成正經學生來對待,倒像是某種廉價易得的資源。
沒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跳,也沒有學生準備好直面這些蠅營狗茍,都是為奔個好前程。職校當然不該也不能是這個火坑。
職業院校的整體水平不足,教學質量、綜合管理都沒跟上來,已經成為制約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從生源上來講:哪一個家長放心自己的孩子面臨被坑的風險?又怎能促使人們真正理解,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不是“分高低”而是“分類”?從出路上來講:連學校都瞧不起自己的學生,他們又能學到什么令人起敬的技藝?又能上哪去找到自己的尊嚴呢?
職業教育要找回自己的光環,首先不能把職校生當成韭菜。他們現在被當成秧苗悉心栽培,將來才會憑借各個領域的成績成為職業院校的活招牌。現在的狀況是,中國現在部分職校生就業市場中,自上至下形成了一條由用人單位、勞務中介、學校、畢業生構成的利益鏈條,甚至有中介直言“這種跟學校合作的(業務)是穩賺的”。處于鏈條末端的職校生被收割了一道又一道,連自身權益都難以保障,又談何打磨技藝、追逐夢想。
任何教育,最終希望都寄托在培養出的年輕人身上。要拿養分去灌溉下一輩的學子、下一輩的匠人,期待他們的成長帶來不可知的驚喜。若是反倒從年輕而弱勢的學生身上吸取養分,供養學校和中介,就完全是本末倒置,已經脫離了教育的本分。職業教育的光環不是說說而已,要想取信于人,就得從教育的本分做起。把學生當個人,而不是塊“材”,才能收獲真正的人才。
九派評論投稿郵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