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教育(桐城教育局人員名單)
中新網安徽新聞5月9日電(通訊員 段金輝)今年以來,桐城市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三微”工作模式,優化黨員教育形式和載體,不斷提升黨員教育質效。
開講“微黨課”,打造黨員教育“大課堂”,讓“黨味”濃起來。根據不同領域、不同部門、不同職業黨員干部的多樣化需求,打造一批有傳播力、影響力、感染力的精品微黨課。圍繞當前黨紀學習教育開設“青年話黨紀”專題黨課微宣講,由團市委、各鄉鎮(街道)摸排35歲以下優秀青年干部,市委組織部聯合市紀委監委、團市委共同協商選取“桐聲宣講人”,拍攝黨紀學習教育黨課微視頻,在“桐城先鋒”“文都廉韻”“桐城新聞”等平臺展示,以優質微黨課內容實力“圈粉”。組織離退休黨員、優秀黨員、“土專家”“田秀才”黨員等打造“流動微課堂”,通過分享親身、身邊先進事跡,講感受、講收獲,用沾泥土、接地氣、冒熱氣的鮮活事例詮釋大道理。將授課內容從“單一枯燥”向“豐富多樣”轉變,提升黨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用好用活紅色資源,深入挖掘本土紅色故事,共攝制紅色微黨課《星火》《構筑“紅色港灣”領航基層治理》等不同類型共5期。
搭建“微平臺”,釋放黨員教育“大聲音”,讓“趣味”多起來。開設學習專欄,把黨員連在“線上”。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創作推出形式多樣的學習資源,依托“文都先鋒”黨建電視欄目、248個遠程終端站點、遠教廣場、“桐城先鋒”網站、微信號、視頻號等平臺載體,開設黨員教育專欄。豐富拓展多樣化、個性化黨員教育宣傳途徑,采用微視頻、H5、圖解等形式進一步增加關注度和吸引力。今年以來,“微平臺”共開設“書記談人才”“出彩桐城人”“2023年最滿意的三件事和2024年最想做的三件事”“黨建動態”“學習身邊榜樣”“選調生在基層”“中心在心中”等九大板塊28個專欄。針對流動黨員,建立“線上支部”,通過微信群線上同步進行學習,變“集中學”為“隨時學”。結合黨員冬訓春訓、黨支部書記輪訓班等培訓班,實現“微平臺”互融共促,釋放黨員教育活力。
規范“微陣地”,發揮黨員教育“大作用”,讓“情味”真起來。鼓勵15個鎮(街道)打造黨建“微陣地”品牌,通過資源盤活、創意創造、美化改造,將黨建“微陣地”打造成生活休閑場所、理論學習場所、匯集民智場所,讓黨員群眾愿意進來、留得下來。統籌鎮(街道)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暖心桐行”紅色驛站、紅色讀報社等資源,打造成“黨員教育、議事協商、服務群眾、黨員學習”的功能融合型“微陣地”。依托微陣地平臺聯絡作用,將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師等作為鄰里糾紛的“調解員”、政策法規的“宣傳員”,休閑娛樂的“管理員”,帶動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基層治理,織密基層治理網絡。將在職黨員服務群眾工作與主題黨日、常態化為民辦實事等有機結合起來,1700余名黨員參與基層治理、應急保障、志愿服務、認領民生實事、矛盾化解、文明創建、專業咨詢等志愿服務崗,推動黨員干部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逐步發揮微陣地服務質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