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教育、臨安教育網官網入口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朱慧芬
“近兩年,臨安的公辦幼兒園越來越多了,家有‘小娃’基本不用再為入園搖號煩惱了,最近幼兒園里還開設了個性化的‘四點半’課堂,家長們的‘接娃焦慮’也沒有了,有些幼兒園開設了托班,有些私立幼兒園轉換了賽道主攻托育了。”說起臨安的學前教育,杭州市臨安區錦北街道中心幼兒園學生家長章女士感慨,她感覺臨安人的托幼托育環境都越來越好了。
這樣的轉變,得從臨安區人大代表、區教育研訓中心教師潘張紅2022年的一份建議說起。
學前教育和托育服務一直是老百姓關心和關注的熱點問題,從事教育事業的潘張紅代表對此深有體會:“隨著‘擇臨優學’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繼出臺,臨安學前教育特別是3-6歲幼兒普惠制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隨之也出現了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快速擴大但公辦在編教師相對不足、幼兒園管理體制與經費保障問題、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面臨挑戰等方面的現實矛盾與問題。”
為助力臨安區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潘張紅和區人大錦北代表小組的代表們圍繞托幼托育等學前教育工作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走訪,廣泛收集學生家長及市民群眾的意見建議,走訪專家學者尋找解決對策。
2022年年初的臨安區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她牽頭提交了一份《關于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體制機制,打造幼兒全齡段優學品牌的建議》,建議臨安區教育局積極探索學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幼兒教育教職工管理體制,完善非編教師待遇保障,有序推進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鼓勵發展高質量嬰幼兒托育服務。
為了這份建議,區教育局高度重視,多次與建議領銜代表進行面商交流,專題研究討論制定了建議辦理答復函,明確了工作計劃和具體舉措;區政府分管副區長和教育局主要負責人親自與代表們進行面商答復。
2024年5月,區人大錦北代表小組再次組織代表們走進了馬溪幼兒園和幼轉托典型——豐澤苑幼兒園開展了學前教育專題走訪調研活動,以跨年度連續跟蹤監督的方式對建議辦理后續落實情況進行閉環監督。
通過走訪調研,代表們發現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那些建議正一一得以落實:加快推進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2022年至2024年新增公辦幼兒園20余所,確保每個符合條件的戶籍兒童均有一個相對就近的公益普惠性學位;穩步提高幼兒園非編教師待遇,自2024年1月1日起,臨安區非編教師收入由財政統一支出;對于如何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制,臨安區教育局也作出了相應的舉措,鼓勵幼兒園滿足3-5歲幼兒入園需求后開設托班,增加托育資源供給。
下一步,臨安區人大錦北代表小組還將繼續圍繞臨安的學前教育工作開展持續的走訪調研和跟蹤監督,為更好助力臨安發展和優化學前教育品牌貢獻人大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