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同伴教育者應(yīng)具備的品質(zhì)和能力包括)
青春期的中學生正處于尋找自我、追求獨立與個性的叛逆階段。他們理智上雖然能明白師長們的一片苦心,但情感上卻不愿意接受他們嘮嘮叨叨式的諄諄教誨。他們討厭類似于“我們那個時候……你看你們……”的對比、說教,于是要么頂撞,要么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弄得師長們無可奈何。其實,這時候班主任退居幕后,引入“同伴教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同伴教育方面,筆者策劃過很多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教育效果。
一、同桌贈言,重于珠玉
唐太宗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么對學生而言,誰能比較好地擔當“鏡子”的角色呢?老師不行,因為對學生了解不夠全面與深入;家長天天嘮叨,也早就令學生煩不勝煩了;而同桌的距離,不遠不近——既可以產(chǎn)生美,又不至于出現(xiàn)審美疲勞。同桌能知道對方上課到底有沒有專心聽講,能看見對方下課是否刻苦用功,能發(fā)現(xiàn)對方一些不為他人所知的小秘密。在同桌面前,誰都掩飾不了,躲避不掉,同桌的話語往往直擊要害,對對方的評價入木三分,給對方提的建議也最有用、最可行。
所以,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多幾面“鏡子”,我們班每個月?lián)Q一次座位,而且要求學生每次都必須換一個新同桌。每次換座位前,我都要求學生給同桌開誠布公地寫一段情真意切的“臨別贈言”,可以是鼓勵、贊美,也可以是意見、建議。我告訴學生:“生活中,每個人很難客觀而全面地認識自己。高中三年下來,每個人都會有二十多個同桌,也就有二十多面‘鏡子’。將這些人對你的評價取個交集,那就是最真實的你。將他們的建議落實,你就會進步很大。”我想,那么多的逆耳忠言,一定會促進學生快速成長。
二、評優(yōu)樹模,正面引導
每個班都有一批成績不是很出色,但默默為班級奉獻,有思想,有個性,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卻因種種原因無法被學校評獎系統(tǒng)所接納的學生。他們也許不是老師眼中的完美學生,但在同學中卻很有人氣和號召力。他們身上有自己獨特的光芒,這種光芒如果能加以擴大,完全有照亮整個班級的可能。作為班主任,我們必須想辦法給他們一個平臺,將他們身上一些令人敬佩的閃光點放到聚光燈下放大。這樣,既能引導他們進一步強化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也能讓更多學生找到學習的具體榜樣。
我策劃過一個“正能量激勵班級”評獎活動。首先,要求每名學生從班里找出三個身上有正能量、值得自己學習的同學,模仿“感動中國”的形式為他們各寫一段頒獎詞(理由)當作選票。然后按照得票多少排序,選出十名學生,將大家寫給他們的頒獎詞整合成一份比較全面的頒獎詞,在頒獎大會上宣讀。同時,我們將所有選票上的頒獎詞編輯整理,打印成冊,在頒獎典禮結(jié)束后發(fā)給學生留作紀念。大多數(shù)人都得到了數(shù)量不等的選票,我想,每個人看到別人給自己寫的頒獎詞都會心潮澎湃,畢竟誰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而這種寫在紙上、被全班同學看到的認可更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少數(shù)沒有得到選票的學生,也會對照他人,反思自己該如何做。不用老師講,相信他們都能找到正確的努力方向。
三、 班級日志,滋潤心田
寫班級日志也是進行同伴教育的一個比較簡單而實用的方式。班級日志里有每天發(fā)生的故事,有學生們的喜怒哀樂以及對各種事情的評價、看法等。每一個記錄者都會自然而然地翻看前面同學記錄的內(nèi)容,都會思考、判斷,同時也會受到教育。逃避值日的人看到別人的吐槽會暗自臉紅,抄作業(yè)的人看到他人的不屑會愧疚,為班級爭光的人看到別人的點贊會更有熱情,默默無聞的人看到別人的精彩也會躍躍欲試……
其實,就寫班級日志本身而言,也有許多教育因素在里面。有的人認真對待,洋洋灑灑寫了好幾頁;有的人敷衍了事,三言兩語去應(yīng)付;還有的人干脆逃避不寫。如果條件許可,可以在學年結(jié)束前將班級日志整理成冊并復印,給每個學生發(fā)一本留作紀念。我想,那些在這本小冊子里沒有留下自己“手跡”的人一定不會無動于衷。而且,在當今電腦時代,珍藏一本純手寫的班級日志也是一件頗有意義甚至值得驕傲的事情。
四、身邊故事,耳濡目染
每個班級都有一些有故事的人,他們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如果用得好,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我曾經(jīng)開過一個關(guān)于“成長”的主題班會。我將一個學生兩年多的語文課前演講、班級演講比賽、運動會總結(jié)會發(fā)言、班會主持、年級活動主持等內(nèi)容剪輯成一個微電影《成長的故事》。
十多分鐘的視頻播放完之后,所有學生,包括前來聽班會的老師們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因為大家看到,短短兩年時間,這名學生在演講表達方面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越:從開始的期期艾艾到后來的流暢自如,從目光游離到顧盼神飛,從詞不達意到切中肯綮,從平淡如水到抑揚頓挫,從手不離稿到揮灑自如……看完視頻后,全班學生先是一陣沉默,而后是長時間的熱烈掌聲。掌聲中,我把這個學生請上臺,讓他講一講每一次進步背后的故事。學生們聽得很認真,從他的講述中,大家明白了:所有的精彩都是通過艱辛付出得到的,天上不會掉餡餅,機會也是需要自己爭取的……
挖掘身邊故事,需要班主任做個有心人,需要觀察發(fā)現(xiàn)、常年積累、細致梳理、正確引導,需要智慧、細心和勤奮。但當我們看到一個故事改變一群孩子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五、學長寫信,語重心長
同伴教育若是只局限在班級之內(nèi)就有些狹隘了,因為彼此的認識都會有自身無法克服的局限性,畢竟當局者迷嘛!有些事情只有經(jīng)歷過再回頭看,才會恍然大悟,如夢初醒。但歷史卻不能重來。所以,如果有一些學長的前車之鑒,自然可以使學生們少走一些彎路。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我給本校近幾年的畢業(yè)生寫了一封公開信,倡議他們以學哥學姐的身份給學弟學妹們寫一封信,談?wù)勛约寒敵醯母咧猩睿心男┏晒γ伢趴梢苑窒恚惺裁春蠡诘氖虑樾枰嬲]等,最后征集到幾十封信。我在每封信后面寫上點評,然后編印成一本《昨天?今天?明天——給學弟學妹們的一封信》小冊子,發(fā)給學生們閱讀。
反響超乎我的想象。很多學生愛不釋手,這本小冊子成了他們睡覺前的枕邊讀物;很多家長看了也感觸頗深,一些他們無法給孩子們講透的道理,學長們在這本小書里都現(xiàn)身說法,說得很好,很接地氣,學生們也樂于接受。因為寫信的學長可能就曾住在自己樓上,而自己此刻就待在當初學長學習過的教室里,一切都是那樣奇妙而親切。這本書里沒有板著臉的說教,沒有不切實際的要求,沒有與“別人家孩子”的冷酷對比,有的只是一個個真實的、剛剛發(fā)生過還帶著溫度的故事,每個人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個學生看這本書時都會思考這樣的問題:明天我該如何寫這封信?為了寫好明天這封信,今天我該怎樣度過?
六、總結(jié)反思,三省吾身
孔子講,“三省吾身”才能成為君子;犯了錯誤不能總是怨天尤人,而應(yīng)該“反求諸己”。多總結(jié)、多反思,對中學生的成長無疑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而且若將這些總結(jié)反思寫出來,在全班分享、交流,也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利人是他人可以引以為戒或模仿學習;利己是一旦在眾人面前說出了一些諸如“我一定要怎樣怎樣”的“豪言壯語”,無形中就受到了同伴的監(jiān)督,使自己下一步會有更多的壓力和動力,而不至于只是說說而已卻不付諸行動。
具體來說,我要求學生寫四類反思總結(jié):
1
考試反思
學生自然以學業(yè)為重,所以每次大考后,我都要求學生寫出比較全面的反思,重點分析自己非智力因素方面丟分的原因,當然也包括一些應(yīng)試技巧。然后選一些比較典型的反思在全班進行交流,并讓學生把其他同學好的做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寫在自己總結(jié)的反面,以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此外,我還要求學生在橫向觀照他人的同時,養(yǎng)成與自己縱向比較的習慣,將每一次考試的反思保留下來,下次考試前先看一遍,盡可能避免重蹈覆轍。
2
錯誤反思
當學生出現(xiàn)遲到、早退、曠課、抄作業(yè)、吸煙等問題時,除了批評教育,我還要求學生以反思的形式,深刻認識這些錯誤對個人發(fā)展的消極作用,而不只是接受懲罰或者向誰道歉了事。在征得學生同意的前提下,我會將這些反思(不是檢討)在班里張貼一段時間,供大家瀏覽。其實,一些學生犯錯有時是故意挑戰(zhàn)規(guī)則、顯示個性,卻沒有意識到這些錯誤給自己帶來的種種不利甚至是傷害。當看到與自己犯過相似錯誤的同學的反思時,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會有所觸動。
3
活動總結(jié)
現(xiàn)代教育提倡的一個理念就是活動育人,而活動育人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活動后總結(jié)得與失。比如運動會結(jié)束后,我會召開一個隆重的總結(jié)大會。班長、體委、各組(后勤組、聯(lián)絡(luò)組、安全組、宣傳組、拉拉隊等)組長分別上臺總結(jié)工作,運動員代表、觀眾代表談收獲……這樣的總結(jié)會后,不用老師點撥,學生肯定會思考:同樣是一次運動會,為什么別人收獲了掌聲、榮譽,鍛煉了組織能力,學會了一些攝影攝像技巧,而自己只是當了一回無聊的看客呢?
4
年度總結(jié)
每年年末,我都會帶領(lǐng)全班學生寫一篇以“我的2013”“我的2014”為副標題的年度總結(jié),然后將所有人的年度總結(jié)編印成一個小冊子(涉及個人隱私的文章是否收錄要征求學生意見),發(fā)給所有人。有人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唯有認真審視自己的昨天,今天的腳步才會走得堅實,明天也才會有明確的方向。而當學生們翻看他人的“2013”“2014”時,看到種種的精彩和榮譽,自然會尋找差距,主動追求進步。
中學生每天大多數(shù)時間都待在學校里,回家就是吃飯、休息、寫作業(yè),這樣的生活特點再加上青春期影響,使得家庭教育在他們身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弱;而有著相似的生活背景、相同的年齡、相似的迷茫與困惑的同學、同伴對他們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強。同伴教育是一個“大金礦”,我們要充分挖掘同伴教育的積極意義,巧設(shè)情境,讓學生們在互幫互助中健康成長。
欄目:工作筆談
作者:李鵬 陜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學 710100
責編:楊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