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教育(泰興教育局上班時間)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在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上出實招,在激發教育發展活力上闖新路,進一步擦亮泰興‘教育之鄉’品牌。”3月23日,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專題調研泰興市教育工作。 泰興市放大“名校+”“名園+”效應,實施集團(聯盟)辦學,學前、義務教育階段參與集團化辦學比例達100%。史立軍來到泰興襟江小學教育集團濟川校區,聽匯報、看展板,與一線老師交談,與孩子們互動,實地調研集團辦學成果,要求學校在集團辦學上繼續探索,更好地實現校區間均衡發展;要求老師們潛心教學,認真把每一位孩子教育好、呵護好。 省泰興中學是泰興全市老百姓最關注的一所學校。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了解到,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要求,省泰興中學堅持“全校一盤棋”,面向新高考學科均衡發力,將目標落實到組合、班級,細化階段性工作要求和過程性質態評估。在省泰興中學,史立軍考察了新建后的校園環境,詢問新高考準備、師德師風建設等情況,要求學校在學校“硬環境”改善的基礎上,更要加快提升教育教學“軟實力”,促進學校高品質發展。
在座談會上,史立軍認真聽取一線校長、教師代表的意見建議。他指出,泰興對教育工作重視程度高、投入力度大,連續多年將教育納入民生實事項目,體現了“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謀發展”的理念。泰興要充分發揚“三個不相信”精神,拿出真情實意,拿出真金白銀,拿出真招實招,正視和解決教育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力爭在教育改革發展上實現更大突破、取得更好成效,真正把教育這一最大民生實事好事辦實辦好。泰興市委市政府要敢于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更多有效的路徑來回應民生關切,通過一系列扎實的改革舉措,挖掘出泰興教育的潛力,激發出泰興教育的活力。 史立軍要求:泰興要聚焦教育優先發展,在資源配置上拿出實招,著力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優質教育”的需求;在做優教育生態上拿出實招,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增加教師的獲得感,完善各學段教育質量監測和綜合評價機制,不斷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凝聚全社會合力上拿出實招,在提高教師收入待遇的同時,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加大教育行業先進典型、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令人向往的職業。 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市、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單位、“洋思教學模式”獲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一塊塊金字招牌,見證泰興教育的輝煌。泰州市委、市政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大會召開后,泰興迅速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落實大會精神,研究部署泰興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工作。3月20日,泰興市委書記劉志明調研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要求教育系統要謀實招、求實效,積極回應群眾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期盼。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劉志明說。貫徹落實泰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大會、泰興教育大會精神,要緊扣“人民滿意”的目標,把握“立德樹人”的任務,筑牢“師德師風”的防線,擦亮泰興“教育之鄉”品牌,切實把教育這一最大民生實事辦得更有質量、更有成效,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泰興將對照“把教育辦成老百姓想要的樣子”要求,凝聚重塑“教育之鄉”品牌共識,聚焦人民群眾美好教育需要,推動形成關心支持教育發展的強大合力,把“三個不相信”精神體現到工作中,正視教育領域存在的短板,憋足重振雄風的干勁,系統地解決根本性問題,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辦學水平走在前列、教育品牌群眾認可,把“教育之鄉”的品牌擦得更亮。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了解到,去年11月20日,泰興市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出臺《關于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意見》和《加快推進泰興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20-2022年)》兩份文件。泰興市提出,將進一步明確以質量提升為核心,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補齊短板、夯實底板、培育長板,全力打好打贏教育質量提升突圍戰、翻身仗。到2022年基本形成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教育質量關鍵指標位居泰州前列,躋身全省第一方陣。 圍繞這一目標,泰興將更大力度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深化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到2022年全市新增學位不少于4500個,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資源覆蓋率達90%。加大省、泰州市優質園創建力度,到2022年省、泰州市優質園占比達90%。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到2022年全市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9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率達100%,力爭創成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市。深入實施學前教育集團(聯盟)辦學,完善義務教育集團(聯盟)內部統一管理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鼓勵引導集團(聯盟)校區打造獨特鮮明的校園文化和特色品牌。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趙曉勇 通訊員 張建榮 趙留鋒 程鵬 沈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