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教育局電話-東莞教育局電話號碼多少
目前,東莞市各項招生入學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東莞市教育局通過政策發布會、短視頻、志愿填報指導活動、東莞招考通平臺等,對今年招生政策進行了多形式、廣渠道宣傳,但事關孩子上學的大事,不少家長仍有“十萬個為什么”想要了解。因此,在招生季,“東莞慧教育”微信公眾號將在每周六推出“2023東莞招生入學知多D”欄目,就家長們最關心的熱點問題,以“你問我答”的形式進行解答。
為使問答內容更具針對性,歡迎廣大家長、學生通過“東莞慧教育”后臺留言提問,或致電市教育局招生熱線(義務教育:0769-23126112,23126022;中考:0769-23126162,23126361)反映問題。市教育局將從中篩選出熱點問題,及時解答您的疑惑。
Q1中考招生填報志愿已經于6月8日結束,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志愿填報哪天結束?填報志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答:今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4日上午9:30 — 6月12日下午17:30,志愿填報時間截止后,招生平臺將關閉,不再接受志愿填報或修改。請仍未進行初審結果確認和志愿填報的家長務必在志愿填報截止時間前完成志愿填報。同時,請已填報志愿的家長再次登錄招生平臺,點擊“結果查詢”子應用,查看志愿填報是否成功提交;如在“結果查詢”中未能顯示填報的志愿,表示志愿提交不成功,請家長盡快檢查原因并重新填報。如有疑問或困難,可聯系當地教育部門或12345政府服務熱線。
各園區、鎮(街道)教育部門招生咨詢地址和電話,可在市教育局微信公眾號“東莞慧教育”自定義菜單“招生入學”中,點擊“東莞招考通”-“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口”-“2023年”,在首頁點擊“聯系咨詢(招生咨詢地址電話)”模塊查詢。
Q2義務教育招生網上報名時是非東莞戶籍,網上報名結束后將戶籍新遷入東莞,能將招生平臺的信息復審改為東莞戶籍報名嗎?
答:不能。根據《東莞市2023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學生戶籍審核截至網上報名結束(即2023年5月22日)。網上報名結束后把戶籍遷入東莞的學生,招生平臺不進行戶籍變更。該類學生如需申請民辦學校志愿,可繼續填報民辦學校志愿;如只計劃申請戶籍地公辦學校,可聯系戶籍地教育部門,按戶籍地招生方案新入戶學生補錄的規定提出補錄申請,由屬地部門根據學位實際統籌安排學位。
Q3報讀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公辦學位,可以確保在學區內或根據志愿填報安排嗎?
答:今年是二孩入學高峰的第一年,戶籍生起始年級入學需求增長明顯。今年全市義務教育起始年級學位供給能滿足入學需求。但個別鎮街或個別鎮街中心區學校,報名人數與學位供給結構存在不匹配情況。對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學區內公辦學位少于報名人數的,由戶籍地教育部門統籌調劑到轄區內其他公辦學校就讀;無法通過公辦學校解決的,可通過屬地購買服務方式解決。對符合市、鎮優待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由優待政策規定的鎮街(園區)教育部門統籌安排,以轄區內的公辦學校解決為主;無法通過公辦學校解決的,可通過屬地購買服務方式解決。對積分入學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根據《東莞市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實施辦法》(東府〔2023〕26號)《東莞市非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積分入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方案》(東府〔2023〕27號),結合鎮街積分入學提供的學位情況和錄取規則執行。
具體學位安排和標準由各鎮街(園區)教育部門制定,市屬公辦學校則由市教育局制定。請家長留意屬地教育部門發布的招生方案或有關信息通知。
Q4適齡兒童少年延緩入學需要什么條件嗎?因個人主觀原因可以申請延緩入學嗎?
答:根據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按時送其子女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確因身體狀況需延緩入學的,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持醫院證明向戶籍所在地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由戶籍所在地教育部門審核批準,不受理因個人主觀原因提出的延緩入學申請。
Q5最近看到“微言教育”公眾號發布了關于做好今年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公民同招”,具體是指什么?
答:“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錄取、同步注冊學籍。
我市嚴格執行“公民同招”政策規定,將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采用全市統一招生平臺,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Q6我報名參加了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現在因客觀原因想放棄,能不能刪掉我的自主招生報名?另外,如果不參加提前批的自主招生,在錄取階段,是不是就直接進入第二批公辦中職學校的錄取?
答: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的報名、填報志愿、審核資料、公示入圍校考名單均已結束,即使刪掉了您現有的自主招生報名志愿,您也不能再改報其他學校的自主招生。如果您確實決定放棄參加自主招生,可以向該校申請放棄校考資格,不會影響您的第一批普通高中志愿錄取。但如果參加全程的自主招生考試,發揮理想,又被該校錄取為特色發展學生,若屆時不去注冊報到,則不能參加第一批普通高中的補錄,直接進入第二批公辦中職學校、技工學校的錄取。
Q7我已經填報了中考志愿,但現在又想進行更改,還能不能申請更改?
答:今年,考生直接在中考招生平臺網上填報志愿,考生必須在規定填報志愿的時間內,及時完成填報、核實志愿信息的工作。考生及家長對自愿填報的志愿信息負責。填報志愿時間截止后,不得再進行更改。填報志愿已經結束,下來最重要就是安心準備考試。
Q8今年中考是否繼續實行排位錄取,具體原則是什么?
答:為提高錄取精度,今年中考,我市仍參考高考錄取方法,引入排位法錄取。具體錄取步驟為:
第一步,劃定各科總分錄取分數線。電腦根據考生填報志愿和各科總分情況,自動劃出學校錄取人數不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最高分數線,各科總分等于或超過該分數線的所有考生將被錄取。其中:
一是東莞中學、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東莞市第一中學、東莞實驗中學、東莞高級中學、東莞外國語學校、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的正取生及東華高級中學、光明中學的公費生只錄取第一、二志愿。上述學校錄取第二志愿的分數線比錄取第一志愿的分數線提高20分。
二是除上述外的普通高中錄取時按考生填報的志愿順序進行,劃線時第二、三、四志愿要比前一志愿的分數提高5分。第二、三、四批學校錄取時,志愿之間不設志愿分差,與第一志愿相同。
第二步,劃定排位錄取條件。當某中學在第一步錄取的學生數等于招生計劃數,則已完成招生計劃,不再進行排位錄取。當某中學在第一步錄取的學生數少于招生計劃數,剩余的學位實行排位錄取法,直至錄取學生數等于招生計劃數。具體規則如下:
一是排位錄取原則“志愿優先,排位優先”。
二是考生各科總分相同時,根據組合1(語文+數學+英語)的總分從高到低進行錄取。各科總分和組合1總分都相同時,根據組合2(道法+物理+歷史+化學)的總分從高到低錄取。各科總分和組合1、組合2總分都相同時,根據組合3(生物+地理+體育)的總分從高到低錄取。各科總分和組合1、組合2、組合3總分都相同時,依次根據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歷史、化學、生物、地理、體育與健康各單科的成績從高到低錄取。
Q9很快就要進入中考時間了,對考生復習備考,有什么意見建議嗎?
答:建議復習中把握重點,講究復習技巧,提高復習效率。如:
①分配好各門功課的復習時間。要處理好各科在時間分配上的矛盾,對于自己較弱的科目或者中考難度較大的科目,就要放到優先的位置,在時間安排上盡量分配較多的時間和學習效率高的時間;相反,對于自己比較擅長的和普遍反應較容易的科目則可以少花些精力。在總復習階段,一定要掌握好各科的均衡,切不可搞“單科突進”,中考最終以總分來決定錄取,是各科綜合實力的較量。強調各科均衡絕不是各科平均用力,自己的弱科要加把勁,以求補救,最能使自己贏得優勢的科目也要適當花些力氣。各科均衡且有突出學科無疑會在總分上更加具有競爭力。
②合理搭配每天的復習科目和時間。從科學用腦的原則來說,把以記憶力為主的內容和以思維為主的內容搭配起來,通俗的說就是文理搭配,能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③把握最佳學習時間,提高復習效率。每個人都有一個最佳復習時間,在最佳時間安排復習那些難度大或感興趣的課程,而情緒不高時,安排復習難度較小的課程,總體效率就會提高許多。
④注意培養自己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命題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對于語文作文,考生應多進行一些課外的閱讀,增加信息量,為作文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
Q10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哪些行為是違規的,是家長不能參與以免耽誤孩子上學的?
答:根據省市有關政策規定:各普通高中學校不得違規跨地市招生,不得招收未在本地市參加中考的學生。嚴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組織招生、免試招生、超計劃招生、違規跨區域招生;嚴禁普通高中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微信小程序等其他渠道收集學生有關報讀意愿以及個人相關信息。嚴禁學校間混合招生、招生后違規辦理轉學;嚴禁公辦學校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以公辦學校名義招攬生源;嚴禁未經錄取,提前發放錄取通知書、預錄通知書,提前收取“預留學位費”;嚴禁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組織的考試結果作為招生依據;嚴禁以高額物資獎勵、免收學費、虛假宣傳等方式爭搶生源;嚴禁招收已被中等職業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招收借讀生和人籍分離、空掛學籍的學生;嚴禁收取擇校費、與招生入學掛鉤的贊助費以及跨學期收取學費;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考“狀元”和升學率。
各中職學校、技工院校不得提前招收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學生,不得妨礙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實施;中職學校、技工院校不得以普通高中學校(班)等名義招收學生。
家長如發現以上違規招生行為,歡迎向市教育局和當地教育部門反映、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