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_河南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電話
“河”你攜手 “工”向未來
理學院
學院介紹
理學院擁有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和軟件工程(智能半導體器件設計)等4個本科專業,擁有運籌學與控制論,凝聚態物理2個聯合培養碩士點。現有專任教師77人,兼職教師1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2人,碩士生導師10人,擁有博士學位46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河南省教學標兵5人。
學院堅持高質量黨建帶動學院事業發展高質量。學院黨委獲河南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獲批全省高校省級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教工第二黨支部獲批教育部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并順利通過驗收,學生第二黨支部獲批全省高校省級樣板黨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學院堅持高水平科研引領學院育人能力高水平。理學院擁有河南省電子陶瓷材料與應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能量轉換與存儲材料工程中心,河南省智能控制與數據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個省級科研平臺。應用數學學科入選河南省重點學科,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獲批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學院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4項,承擔博士后科學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出版教材20多部。
學院堅持高標準人才培養促進學生就業高標準。近五年,向社會輸送優秀畢業生1000余人,其中240余人考取了國內重點大學的研究生,考取國家及地方公務員50余人。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理學院教師指導的學生先后獲國家一等獎項7項、國家二等獎69項,河南省一等獎230項,獲獎成績始終位列河南省高校前三名。不僅提升了我校科技創新競賽的影響力,也成為了我校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專業介紹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計算機基礎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掌握數學、計算機和信息工程的理論和方法,能在科技、教育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或在生產經營、企事業部門從事應用開發、信息處理等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現為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2門,河南省課程思政樣板課2門,現有教師16人,其中博士14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2名,河南省教學標兵4名,河南省教科文衛體系統優秀教師1名。多名教師主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科技廳、教育廳項目,共發表SCI論文50余篇,多人次榮獲河南省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二等獎。本專業已形成了堅持傳統重基礎、重素質、面向社會重應用的辦學理念,現有數學和算法與大數據處理兩個方向。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科技、教育領域從事研究、教學等工作,或在生產、經營、企事業部門從事科學計算、信息處理、數據分析、智能控制等工作,或繼續攻讀數學、信息、統計等相關專業碩士學位。畢業生中攻讀研究生的比例接近30%,學生平均就業率約96%。
學位學制: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學制四年。
應用物理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將在滿足傳統物理學所需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外,根據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加強學科交叉,著力開設半導體器件、光伏器件、電子電路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應用、制圖識圖、計算機數值模擬等方面的技術(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基礎科研、集成電路設計和光伏器件設計與應用等領域,具備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生產品質監控等技術能力。
專業特色:本專業從基礎物理、理論物理、應用物理三個層面開展理論實踐教學,兼顧學術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擁有完整的基礎物理及近代物理實驗體系,完善的半導體、光伏器件加工設計實習實訓設備,以及優越的辦學條件。現有專職教師20人,其中博士18人,教授3人,副教授10人。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基金項目21項。
就業方向:考取物理類、電子、材料類研究生繼續深造;從事教學或在光伏、電子技術、版圖設計領域從事器件設計、制造、系統維護等工作。應用物理學專業已經逐步形成442的就業模式,即約40%的學生繼續深造、40%的學生從事半導體光電器件設計、20%的學生自主擇業和創業。
學位學制: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學制四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基礎數學理論知識、應用數學專業技能與數據統計分析應用能力,具備從事科學研究、金融統計應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適應科技、教育和金融統計等領域的科研及實務需要,從事統計計算、預測分析、量化投資、實際操作和管理等工作,或繼續攻讀研究生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依托應用數學河南省重點學科,立足夯實數學基礎、強化數學應用意識、聚焦金融統計實踐開展教學,擁有良好的硬、軟件教學條件。現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12人。教師主持國家級、省級科研教研項目10余項。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科技、教育、經濟、統計和金融等部門從事數學建模、數量分析、金融分析和統計信息管理等工作,或繼續攻讀數學、統計、金融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歷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占25%以上,平均就業率95%以上。
學位學制: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學制四年。
軟件工程(智能半導體器件設計)專業(省級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區域經濟建設與戰略新興產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可持續發展潛力,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具有良好的工程能力、系統思維和團隊精神,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和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適應包括半導體、工業軟件、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研及生產發展需要,從事生產應用、開發研究、分析決策等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專業特色:本專業方向對現有工科專業做了針對性的全要素改造升級,融入了學科發展的前沿成果和最新要求,形成了獨特的新興交叉學科,有力地支撐了國家重大戰略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的發展。按照專業知識與工業軟件 “2+2” 的雙主線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專業知識與工業軟件雙螺旋課程融通體系,面向半導體領域中光伏和集成電路兩大支柱產業。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半導體器件設計、工業軟件開發、人工智能應用及其交叉領域從事生產、開發、決策、管理等工作。
學位學制: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學制四年。
中國招生考試網編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