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的孩子怎么教育_對于拖拉磨蹭的孩子怎么教育
如何能讓孩子安靜的坐在書桌前,自覺地完成作業,似乎成為很多家長的“心頭痛”。在很多家長眼里,能夠安安穩穩的上課、寫作業,不用家長隨時督促的孩子,其實都算是“別人家的孩子”范圍。尤其次數多了之后,很多孩子學會了如何熟練的應對家長,無論如何督促、批評,還是屢教不改。在北大教授看來,糾正的方法不對,那么很容易導致問題重現,牢記以下這3招,能夠大大提高孩子寫作業效率,減少再次拖延的頻次。
有的時候家長會感到納悶,無論怎么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依舊不改,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還是“老樣子”。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已經養成,這時不是僅僅靠三兩句話就能改正,要想讓孩子意識到時間觀念的重要性以及做事必須承擔的責任感,需要父母在平時的細節小事上加以引導、教育。時間觀念是保證效率的重要因素,很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習慣拖沓,就是認為完成作業本身不需要多少時間,所以晚上有大把的時間用來磨蹭,幫助孩子規劃好沒科作業需要完成時間,有助于讓孩子減少“時間充裕”這個誤解。
對于孩子來說,習慣父母的訓斥之后,反而會形成“免疫力”,對于之后的批評教育反而會不以為意。寫作業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他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屬于他身為一名學生該盡的責任,而不是凡事都由家長一手包辦,讓孩子誤認為,寫作業也是家長應該“操心”的事。明確作業量之后,設定好應該完成作業的時間點,然后留出5-10分鐘的富余時間。如果按時完成那么接下來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如果提前完成,那么可以享受一定的小獎勵,如果連續幾天超時完成,那么想要的愿望就無法實現,甚至需要用做家務等行為來作為補償。
很多孩子寫作業時間一拖再拖,除了本身主動性不強之外,寫作業的效率不高,也是導致完成時間延后的重要原因。先將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抄寫類作業剔除,先完成那些需要動腦思考的問題,這樣一來能夠讓大腦在清醒高速運轉的狀態下,完成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業,減少無效時間的浪費。當面對作業無從下手時,往往是因為本身知識點掌握的不夠扎實,這時候父母要注意提前講解,能夠大大縮短寫作業的時候。根據來川老師研發的學習方法,讓孩子更“會”學習,也是提高寫作業效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