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職教風采 > 正文

    教育 扶貧_教育扶貧的例子

    中國教育扶貧經驗

    中國貧困地區農村教育在三十多年時間里實現了從嚴重落后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貧困家庭子女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失學輟學的巨變??梢詮娜齻€方面總結中國教育扶貧的成功經驗。

    (一)國家基礎教育發展戰略始終具有強烈的益貧性

    中國的教育發展戰略從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歷史看,始終具有三方面的益貧性特征:

    一是中西部貧困地區教育事業超越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中央財政、對口幫扶、社會助學等外部資源的支持;

    二是基礎教育優先,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前10年致力于實現“兩基”,自2012年起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其重點和困難群體都是中西部地區的貧困縣及貧困家庭;

    三是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實施專項教育扶貧措施,到2013年對各類教育扶貧措施進行整合,2016年開展教育脫貧攻堅,發起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以及貧困家庭因貧失學輟學的總攻。可以說教育扶貧長期以來嵌入在國家的教育發展戰略與政策之中,寓于國家的教育發展行動進程之中。

    教育   扶貧_教育扶貧的例子

    (二)中國教育扶貧的推進呈現明顯的社會協同性

    從教育扶貧的投入力量看,社會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很早就介入了教育扶貧領域,差不多與政府行動同時起步。中國教育扶貧領域的社會扶貧典型地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以希望工程為代表和引領的社會性捐資助學,以后衍生出普通居民“一對一”助學、社會名人直接捐建學校或設立專項捐助等;

    二是以滋根等社會組織、志愿者為代表的直接扎根基層的助教活動,其總體規模雖然不大,但是有助于直接改善當地教育條件,還可以發揮示范、拉動作用;

    三是中國特色的教育扶貧協作的規模、范圍和層次不斷擴大,成為西部貧困地區農村教育的有機組成力量。

    (三)中國教育扶貧具有多階段的攻堅性

    雖然中國的脫貧攻堅是2015年年底啟動的,教育脫貧攻堅是2016年年底啟動的,但是中國的貧困農村基礎教育發展以及教育扶貧從一開始就具有“攻堅戰”特征,并且經歷了多個階段。

    “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是中國的第一輪扶貧攻堅戰,其教育發展目標是在貧困地區普及初等教育,這是第一輪教育扶貧攻堅戰;2004—2007年,國家開展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這可視為第二輪教育扶貧攻堅戰;2014年開始實施的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雖未冠以“攻堅”,實為“攻堅”,既有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作用,又不無增加實現九年義務教育“成色”的意義。

    隨后便是2016年以來的教育脫貧攻堅戰,將貧困落后地區薄弱、缺失的基礎教育以及所有貧困家庭學生的義務教育和成年人的技能培訓都納入了攻堅戰的范圍。因此,中國教育扶貧成就是二十多年來多輪攻堅戰所累積取得的。

    進一步發展農村教育和促進鄉村振興展望

    中國的教育扶貧已經很好地完成了教育脫貧攻堅的階段性任務。但是,如果對照下一步面向2035年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等教育現代化目標,中國中西部很多地區的農村基礎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已不再是教育設施、家庭教育費用等門檻性限制,而是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城市化集中趨勢對教育布局調整和師資配置的現實挑戰,以及基礎教育可支付性、學校教育單調和社區教育缺失等長期挑戰。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追求2035年鄉村振興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中國農村地區,尤其是中西部農村地區下一步發展基礎教育應重視以下五個方面。

    (一)建立適應鄉村小規模學校的彈性師資和課程體系

    未來鄉村小規模學校將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多并成為常態。為避免小規模學校及其在校生淪為基礎教育的短板,需要建立適應性的彈性師資和課程體系,使其與教育的標準化相兼容,主要包括:更多的“一專多能”教師、流動和支教崗位常態化、彈性課程體系、更多利用遠程教育、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一體化。

    (二)建立基于社區管理的基礎教育監測和相對貧困家庭子女教育資助體制機制

    在提供基本辦學條件基礎上,確保農村家庭、流動家庭適齡兒童不失學輟學將是鞏固和保障義務教育成果的底線要求。最有可能掌握適齡兒童上學或失學情況的就是社區以及與其密切聯系的學校。建議恢復并普遍建立曾在一些地區實行的學區0—18周歲兒童入學情況登記制度,以此作為教育監測以及未來對相對貧困家庭子女申請教育資助的依據。

    (三)利用和弘揚社會助學機制,發展優質均衡的鄉村教育

    作為社會公益力量發展的一部分,未來中國社會助學力量和機制仍將進一步發展。要充分弘揚和利用好社會助學力量和機制,使其更好地與鄉村教育演變趨勢契合,滿足正規教育難以滿足的教育發展需求,成為提供優質均衡的鄉村教育的有生力量。

    (四)結合鄉村學校設施和社區文化職能,發展鄉村社區教育

    鄉村振興不可無教育。未來鄉村以小規模學校為主體的教育設施和師資,在存在不可避免的結構性冗余的情況下,應與當地農村社區的文化發展職能相結合,成為發展農村社區教育的主要陣地。也就是要借助農村學校的場地、師資和象征性意義,將面向農村居民的社區教育更好地開展起來。

    (五)建立基于常住人口和適應人口流動的教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

    與農村小規模學校將會越來越多的趨勢相一致,城鎮學校的流動學生將會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這將是另一種的常態化趨勢。以常住人口為基數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本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基本原則,但是由于社會治理動態適應能力的不足,在中國還往往難以做到,導致被動局面。為適應人口流動趨勢,以常住人口為基礎提供城鎮基礎教育公共服務勢在必行。這一方面需要完善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將成為改進社會治理的“試驗田”。

    【本文來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脫貧攻堅的實踐與經驗》】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三级免费看|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潦草影视2021手机|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玉蒲团之风雨山庄|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国内国产真实露脸对白|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美国式禁忌3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色yeye香蕉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黄网站|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综合91在线精品|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隐私尿口视频网站| 国产高中生粉嫩无套第一次|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越南大胆女人体337p欣赏|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亚洲国产91在线| 老板在娇妻的身上耸动|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国产日韩视频在线|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四虎a456tncom|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故意打开双腿让翁公看|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草莓视频成人app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