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社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創刊于1991年,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會刊。2001年獲正式刊號,對外公開發行之際,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率先為本刊題詞:“開展教育技術研究,促進教育現代化”。
面向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探索的諸多領域,尤其關注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為教育技術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學術園地。
本刊可供高校及其他各級各類學校電教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CAI中心、遠程教育機構、多媒體研究開發人員和熱心教育現代化的教師及管理人員閱讀,是學校圖書館、資料室、教育技術中心等部門的必備資料。本刊對師范院校教育技術類專業師生的學習及研究具有參考價值。
行業資訊、年度策劃、理論觀點、教學研究、教育評價、在線教育、創新應用等。
◆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
◆ 國內刊號:11-4525/N
◆ 國際刊號:1009-8097
◆ 郵發代號:2-736
◆ 發行周期:月刊
◆ 影響因子:3.3
◆ 期刊級別:核心期刊
◆ 查重要求:查重10%以下
◆ 審稿時間:3個月左右
◆ 收稿難度:★★★★★(難)
1、有價值:圍繞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信息技術切實推動教學、科研、管理和學習等的變革與提升,論文具有啟發引導、總結提升或示范推廣的作用。切忌為論文而論文。
2、有創新:除了文章選題的創新外,研究視角、論述角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新穎性往往也可以得原創性的觀點或結論。當前我刊特別關注教育技術應用層面的創新實踐。
3、有觀點:觀點是文章的核心思想,要求作者在論文中能夠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研究得出的結論,并要能自圓其說。
4、有綜述:對文章選題方面的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要整合提煉,便于參考與傳承。對理論研究類文章,文獻綜述部分更要系統與深入。
5、有研究:實證研究類的文章要有嚴謹的研究設計和充分的研究數據,研究過程、數據分析、結論得出清晰明了、真實可靠。
6、有規范:要求格式符合學術規范,行文邏輯清晰流暢,參考文獻規范翔實。來稿必須按照我刊投稿格式進行排版。作為學術論文,格式是否規范直接體現了作者的嚴謹程度,審稿專家完全有可能因為格式不規范的原因而拒絕一篇稿件。
行業資訊
第六屆孔蘇未來教育青年論壇舉辦;焦麗珍;1
年度策劃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原理及其教育適用性考證;苗逢春;5-18
數字化轉型下的教育數據成熟度模型研究;崔宇路;張譽元;張海;19-28
理論觀點
以未成年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何以實現?——基于“兒童人工智能”項目的思考;郭勝男;吳永和;29-37
智慧教育生態空間:教育融通空間的升級轉型;杜娟;38-46
教學研究
數智時代的高校學困生智能診斷模型研究;晉欣泉;姜強;馬志強;趙蔚;47-56
大概念統攝下的“AI+小學科學”跨學科教學——以“探尋四季更替的奧秘”為例;梁云真;蒲金瑩;袁書然;57-68
教育評價
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改造成效測評探究;吳南中;陳咸彰;胡方霞;69-78
智能媒體“青少年模式”應用的評價研究——基于32個樣本APP“青少年模式”應用的調查與評價;孫田琳子;周奕;79-90
在線教育
基于內容分析的在線學習APP隱私政策研究——以35個典型的在線學習APP隱私政策為樣本;上超望;鄭玉敏;劉琳;程鳳;韓越;91-98
融合多維偏好與知識追蹤的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以“系統建模”課程為例;王劍;李易清;石琦;99-108
創新應用
高校智慧校園指揮中心建設探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例;龔京民;張焱;王興虎;109-117
高校數字孿生校園平臺設計與建設實踐——以華中科技大學為例;王士賢;文坤梅;李俊峰;吳馳;鄭競力;118-126
?關注,了解期刊相關最新動態,歡迎大家評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