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教育;說服教育最大的特點
羅老師與你聊家庭教育中的說服教育法。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非職業生涯”中,難免會遇到自己親生的孩子不服從管教的情況。如,你讓孩子寫完作業后趕緊上床與被子聯盟,孩子卻偷偷在手機上與“英雄聯盟”(一種游戲名,如果你不知道那就有點out了);你叫孩子吃完飯后刷盤子,他卻戴上耳機聽他的“音樂碟子”;你讓女兒別穿那破了幾個洞褲子,她卻一副悠然自得、無上光榮的表情;你讓兒子去剪個短發,他卻長發飄肩,不離不棄。
不多舉例了,說不定你能比我列舉得更多,直接上熱飯。
吃飽了再接著往下看
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隨著孩子身心的不斷發展,他們往往會在三歲之后,開始逐漸地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方式,并且逐漸地表現出自己的行動意愿,這種自我意識會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孩子會變得越來越獨立而具有自己的主見。這些“主見”難免會受到父母的制約,孩子為了擺脫家長的約束,就會出現“不服從管教”的現象。
面對孩子出現的這種不服從管教的情形,家長們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嘗試使用各種管教方式。于是,許多孩子便領教了家長的棍棒教育、怒吼教育和命令式教育。
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仍然非常堅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狼爸、虎媽的報道不時入耳。狼爸、虎媽們認為現在的孩子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越是對他們客氣,他們就越來勁。理由諸如此類。
簡單粗暴的棍棒教育往往立竿見影,效果明顯,這一點我不抬杠。如,“我數三下,你給我立即停住,不給哭”。你看,這種棍棒教育的方式,顯然見效比較苦口婆心快多了,但存在一定的危害,后遺癥或說副作用用不了多久也會很明顯。另外,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只會維持很短暫的時間,過不了多長時間,還會周而復始地出現。
敲黑板!:這樣的管教方式,是會對孩子心理上面造成特別嚴重的負面影響,讓孩子逐漸會變得自卑、敏感和焦慮,并且他們自身會更具暴力傾向。
這黑板是我敲的,但我不是瞎敲,我是有根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經常處在棍棒教育下的孩子會非常害怕父母,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或者只愛成績好的時候的自己。從而變得自卑、敏感和焦慮;另一個副作用是,他們會模仿家長的暴力行為去解決自己在社會上遇到的問題,對他人表現出非常高的攻擊性。
我以一些家長的“怒吼”為例。
許多家長們有一個切身體會,通常使用溫和的語言,孩子往往不會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事,只有對孩子“怒吼”,才能讓孩子去聽從自己的管教。于是,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常常對孩子進行大聲怒吼:“趕緊關掉電視,做作業去。”“把手機給我放下,馬上去給我睡覺。”。
一旦這一招管用,他們就“舍不得”放下。為了顯示和維護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權威性,他們會越來越多地用命令的口氣指揮孩子。“我讓你寫作業,你就趕緊去給我寫,哪有這么多的拖延理由。” “趕緊吃完早飯去上學,別磨磨唧唧的。”
家長的這種怒吼行為,通常會傷及到孩子敏感而脆弱的心靈。不少孩子在父母的怒吼聲中,心理上、情感上出現了裂痕。這種裂痕不僅會對孩子自身有害,而且也會讓孩子模仿父母的怒吼,對其他的孩子造成傷害。經常被動地執行父母的強制命令,做父母的牽線木偶的孩子,也會逐漸地放棄和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怒吼、抓狂的家長
家長應該如何利用好“說服教育法”來管教孩子?
說服教育是家長對子女進行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講清楚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等問題,使子女明白事理,提高認識和覺悟的教育方法。說服教育法的特點是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信任尊重、啟發自覺。
說服教育是建立在對子女充分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之上的,是以理服人,不是以勢壓人。它適合于各種年齡階段和個性特征的孩子,教育效果好,易于為孩子所接受。當然,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個性的孩子,具體的說服方式應有所不同。大體地說,有以下兩種方式。
一是耐心的進行說教。
我們家長在使用說服教育法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態,進行耐心說教。雖然孩子犯的錯誤讓我們感到非常生氣,但是,我們依然要保持心態的平衡,去和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改變劍拔張的氣氛。通過耐心的說教,來讓孩子放下恐懼和敵視的想法,更有利于去說服孩子。只要孩子愿意聽了,這個方法就會立馬會取得顯著的效果。
二是與孩子制定規則。
孩子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可以選擇這次原諒他們。不過,為了防止孩子下次再出現類似的錯誤,還是要與孩子制定相應的規則才行。可以在規則上明確哪些事情不能做(有點兒像政府部門的負面清單),寫清楚,如果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之后,該承擔什么樣的后果。我們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共同制定這些規則,可以爭論、可以協商,但一旦確定下來,必須執行。只有孩子自己親自參與制定的規則,孩子才愿意去遵守。這樣才能避免或減少類似錯誤的發生。
一是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時,一定要保證自己能夠占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勢壓人。重點是要擺事實,講道理。講情理、講事理、講法理。通過舉事理來讓孩子明白他錯在哪里,通過講法理來公正地分析孩子的錯誤,通過講情理來原諒孩子。
二是在說服教育時一定要放緩自己的情緒。當孩子犯了錯誤,并且不服我們的管教時,我們一定要放緩自己的情緒,不能夠一氣之下,又變回棍棒教育。
在我們家長感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時,可以跟孩子說:“孩子你做出了這樣的行為,真的令我非常的生氣,但我會先去找個地方讓自己冷靜一下,釋放一下我心中的怒火,我們再來談這件事情。”
90度側位坐姿有利于說服,這種坐姿只有利于照相
說服教育一般通過談話和討論來實現。
談話是說服教育方法中最常用的方式。在談話過程中家長起主導作用,運用起來比較靈活,一般不受時間、地點、場合的限制。談話內容的深淺程度要適合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談話的態度要溫和,氣氛應當輕松、不能總是居高臨下,板著面孔訓斥。讓孩子覺得家長既是他們的嚴師,又是和藹可親的益友。
談話要具有針對性,所談內容是孩子正好需要解決的認識問題;
要有靈活性,要看孩子的心情和理解接受的情況,不可強制灌輸;
要有啟發性,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不見得都由家長把結論得出來;
要有形象性,要聯系孩子的實際,盡可能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敲黑板:和子女談話,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有正確的思想觀點,通過談話真正使子女明辨是非。如果家長自己的思想觀點不正確,那教育注定是要失敗的。
討論是家長和子女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共同研討問題,討論的方式充分體現了家長對子女的信任和尊重。討論的主題最好是孩子關心的問題,也可以就社會熱點問題或者發生在學校中、同學中的事情自然引起。
討論時家長要放下架子,以真誠、平等、民主的態度參與討論。要讓子女充分發表意見,闡述觀點。子女講話時,家長要認真地聽。即使是家長認為是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讓孩子講完、講清楚,然后再慢慢加以解釋。子女不同意家長的觀點,可以反駁,可以批評,如不能說服家長,還允許保留他們自己的看法。家長千萬不能一聽到不同意見,就無理壓制,簡單粗暴地去訓斥。
建議你認真觀察一下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是如何與長子陳延年討論“無政府主義”的。陳獨秀知道在中國無政府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但他放棄了“封建家長制”(陳延年語)的做法,沒有壓制兒子的信仰,允許兒子去實驗他那注定會失敗的無政府主義信仰。先是慢慢緩和父子之間的誤解和隔閡,然后再尋找合適的氣氛和機會,與兒子平等地、心平氣和地討論無政府主義。
陳獨秀與陳延年促膝談心
一般來說,運用討論的方式教育子女效果往往是比較理想的。一方面,討論能真正使子女明辨是非善惡,讓子女加深對問題實質的理解。另一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運用討論的方式進行說服教育,討論的過程本身往往比討論問題的結論對孩子更有益,有些討論不一定非要有一個明確的結論的。通過和子女自由地討論,不僅可以鍛煉、培養子女的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孩子,掌握他們的個性特征和思想動向,知道他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問題,理解得有多深。這對進一步深入、細致、針對性地進行家庭教育大有好處。
運用討論的方式教育子女,反映了新時代新型的家長和子女的關系。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使子女認識自身的價值,培養追求民主的精神,這對他們適應社會生活,在社會生活中發揮提升社會責任感是極為有利的。
(本文是作者《家庭教育學》教學講稿的摘錄,作者羅興根系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安徽省教育學會教育心理學研究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