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學設計)
編者按:今年入夏以來,山東省教育廳聯合省委宣傳部、省水利廳等7部門共同組織開展“同心防溺水”專項行動。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同心防溺水”系列公益策劃,每天一個防溺水小知識,每天一提醒,介紹預防溺水安全常識,提高學生自救自護能力,讓防溺水安全教育實現常態化、長效化、實效化。
如何防溺水?怎樣避免悲劇發生?教育部曾發布防溺水安全教育手冊,對家長或看護人明確提出以下建議。
家長或看護人,決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或開放的水源邊。家長與兒童的距離要伸手可及,專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個要點,家長們要牢記!
1.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長時刻看護。
2. 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
3.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4.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
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6. 教孩子學習游泳,并學習心肺復蘇等技能。
7. 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8.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真實的溺水是無聲、快速的,而非“使勁撲騰、大聲呼救”。當發現孩子在水中出現以下跡象時,家長或看護人就要提高警惕了。
1.突然安靜無聲,嘴沒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他人移動。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掙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4.眼神呆滯或是閉著眼睛,頭發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5.可能會頭后仰,嘴巴張開,有的孩子頭可能前傾。
6.看起來像在抬頭看天空、岸際、泳池邊或碼頭。如詢問無反應、眼神渙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