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顧問、婚姻與家庭教育顧問
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18日,由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廣東革博”)主辦的館校“大思政課”教育實踐成果展示及分享會在該館下轄的團一大紀念館舉行,10所共建學校師生代表共約100人齊聚團一大紀念館負一層多功能廳,共同見證廣東革博教育顧問團的成立。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作為新晉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長期以來,廣東革博致力為各類觀眾提供多種豐富的教育體驗,尤其是注重攜手共建學校探索“大思政課”,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校園的思政小課堂與博物館的社會大課堂結合,形式多樣地增進青少年學習革命文化的獲得感和體驗感。
活動現場,教育顧問們接受廣東革博頒發的聘書,標志著廣東革博教育顧問團正式成立。教育顧問們任職于市內2所小學、5所中學和4所大學,專業涵蓋廣泛,深耕教育工作多年,均有深厚的教學和教育管理經驗。廣東革博教育顧問團的成立將進一步增進博物館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形成了培育時代新人的館校合力,面向青少年提供更多優質的博物館教育活動。
當天,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羅潔、廣州市第三中學校長胡崢嶸、廣州市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張怡,以及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宣傳教育部主任陳何毅,分別作為共建學校和館方代表,圍繞館校“大思政課”作案例分享。
案例分享后,現場嘉賓參觀“館校‘大思政課’教育實踐成果”展示。廣東革博重點梳理了近年來與16所共建學校開展合作的成果,每所學校歸納為一個版面展示,并由對應學校的學生代表擔任紅色志愿講解員向來賓講解。通過小志愿者的接力講述,來賓們更加深入了解廣東革博多樣化的館校“大思政課”開展形式,及取得的豐富經驗和顯著成效。
據悉,“館校‘大思政課’教育實踐成果”展示將持續展出1個月,到6月16日結束,感興趣的市民可以到團一大紀念館負一層參觀和體驗。
采寫:南都記者許曉蕾 實習生羅彥清 通訊員馮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