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jīng)
  • 首頁 > 美食 > 美食菜譜 > 正文

    美食語言—美食語言大全

    導讀:美食烹飪中的行話俗語,語言精煉,朗朗上口,便于記憶,道理深刻,易于應(yīng)用,是人們在古今美食制作中總結(jié)出來的寶貴經(jīng)驗。非常多的行話俗語,有的有文字記載,有的在民間流傳,有的只出現(xiàn)在某時某地。對于很多美食制作中的行話俗語,如今的美食愛好者很多都沒有聽過,或者聽不懂。這些不起眼的美食制作行話俗語,卻蘊藏著烹飪美食的大道理。本文將通俗易懂的給大家介紹常見的美食制作中的行話俗語,揭示這些行話俗語對現(xiàn)在制作美食的重要意義。

    美食語言—美食語言大全

    "穿衣"是掛糊的行話,非常形象的指明了掛糊的方法,就是在肉的外面再裹上一層糊狀的物質(zhì)。按菜肴的特點、要求,將整個或改刀的動植物原料,用淀粉等輔料調(diào)制的粉糊裹抹,加熱后使原料表面形成厚殼的一種烹調(diào)輔助手段。調(diào)制粉糊的原料很多,主要是淀粉、面粉、米粉、玉米粉、雞蛋、水或油、發(fā)酵粉等。在用油炸的方法烹制菜肴時,由于使用原料的體形較大或者原料又帶有韌性,油炸時,火旺、油溫高,炸制時間較長,菜肴在質(zhì)量上又要求香酥松脆,這就要在烹制之前對原料先"穿衣"。糊的種類猶如人穿的衣服,有熱天穿的(薄),冷天穿的(厚),對于美食食材來說,質(zhì)地嫩,水分多要求糊濃稠一些;質(zhì)地老,水分少要求糊稀薄一些。

    掛糊——掛糊后要立即炸制,避免糊脫落

    掛糊炸制后——口感香酥松脆

    一語道破湯在廚師制作美食時的重要性。很多時候,大部分美食愛好者對湯的認知只局限于“喝湯”或者湯的營養(yǎng)。“唱戲的腔,廚師的湯”通俗易懂的揭示了湯在美食制作中重要地位,是美食制作中當仁不讓的“靈魂”之一,各位美食愛好者不容忽視湯在制作美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制湯在美食行業(yè)中稱吊湯或湯鍋。制湯技術(shù)的重要性由湯在烹菜中的作用決定∶湯可以作為鮮味調(diào)料,在許多菜肴中起到增鮮作用,如開水白菜、燒二冬等;湯可以作為湯菜的主料,與其他原料一起共同組成菜肴,如高湯燕菜等。制湯的原理就是將動植物原料如鴨、雞、排骨、牛肉等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和鮮味的原料,放在水中較長時間煮沸,使其所含的成分溶于沸水中,成為鮮醇美味的湯,提供給烹調(diào)菜肴時使用。另外,一碗味道醇香的陽春面,一定離不開一鍋味道鮮美的高湯;舌尖上的美食——火鍋,除了底料外,保證美味最重要的食材就是高湯了;高檔干貨原料“燕翅鮑”,只有在高湯存在的情況下,其出眾的鮮香味才能被激活......

    廚師的秘密武器——高湯

    高檔干活原料香味的激活劑

    豬肝、豬腰等動物內(nèi)臟,除了清洗和去除異味較為復雜之外,保證制作出鮮嫩脆爽的口感也至關(guān)重要。“豬肝下鍋十八鏟”的俗語,是多年烹制豬肝的老前輩們總結(jié)出來的寶貴經(jīng)驗。在爆炒這類食材的菜肴時,要保證其“脆嫩爽滑”的口感,火候是關(guān)鍵,處理好的豬肝片下鍋時油溫要達到六成,旺火熱油,從下鍋開始計算,快速揮舞著一鏟、兩鏟、三鏟……到十八鏟時便將豬肝端離火口,整個過程不超過30秒。一份脆嫩爽滑的爆炒豬肝便可呈現(xiàn)。

    火旺、快速翻炒18下即可

    脆嫩爽滑的爆炒豬肝

    蔥椒,蔥椒,千刀萬刀,意指制作"蔥椒"調(diào)味料的加工要求。形容經(jīng)刀工處理加工出的"蔥椒"調(diào)味料呈極細小的碎茸狀。制作方法是∶將花椒(洗凈)斬碎,加蔥白一同折碎,再用料酒浸泡。其比例為花椒碎末200克、蔥碎末50克、料酒50克摻和一起即成"蔥椒",多用于涼菜味汁的調(diào)制。當然,現(xiàn)代烹飪手法很多由機械代替了。

    切段不出寸,出了寸,有人問,意指經(jīng)刀工切制原料的質(zhì)量及原料成形規(guī)格的要求。如切制青菜段,長度不可超出一寸,若超過一寸長,就會引來相關(guān)人員的指正。超出一寸長的青菜段,不但會影響到成菜的外形美觀,也會造成食客吃相的扭曲,因人們的口形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有人評論說∶中國人吃相的敗壞,是由廚師劣質(zhì)的烹飪手藝造成的。此言雖有些過頭,但值得深思和警示廚師。中國傳統(tǒng)刀工技藝精湛,對原料成形規(guī)格的大小、長短、薄厚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規(guī)定和要求,過去手藝人恪守行規(guī),不敢馬虎。這句俗語提醒我們美食愛好者,菜肴改刀不僅是為了美觀,還應(yīng)該考慮客人們是否便于食用。

    "碼芡"上漿行話,就是按菜肴特點將動物性原料在加熱前用淀粉、蛋液等輔料拌和加熱后,使原料表面形成漿膜的一種烹調(diào)輔助手段。上漿是炒、汆、滑熘、軟熘等烹調(diào)方法常用的技法,適合于質(zhì)嫩、型小、易成熟的原料。上漿時經(jīng)常用的原料有淀粉、水、雞蛋、鹽、小蘇打、味精等。在用爆、炒等方法烹制菜肴時,所用原料系軟嫩薄小的絲或片,又是急火快炒一鍋成菜,菜肴的質(zhì)量要求嫩滑柔軟,這就要求在烹制前對原料先"碼芡"

    上漿——原料形小質(zhì)嫩,適宜油溫90℃左右過油或者汆水

    “碼芡”后滑炒的肉片——口感細嫩爽滑

    “著膩”勾芡的行話,是在菜看接近成熟時,將調(diào)好的芡汁噴入鍋內(nèi)收汁而成。勾芡是烹調(diào)過程中一項非常普通而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適用范圍廣泛,用于煽、炒、燒、燴、炸等方法。烹制菜肴都要經(jīng)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勾芡后可使湯汁變濃,附著在原料上,使菜肴滋味鮮美、質(zhì)地柔嫩,色澤美觀

    勾芡——著膩

    勾芡——使麻婆豆腐形成汁液濃稠、色澤光亮美觀的特點

    "冒水"焯水的行話,就是把經(jīng)過初加工后的原料,放入水鍋中加熱到半熟或剛熟的半成品,以備進一步切配成形或烹調(diào)菜肴。需要焯水的原料比較廣泛,大部分蔬菜及一些有血污或有腥、膻、臊異味的肉類原料,都應(yīng)焯水。焯水可使植物性原料菜肴色澤鮮艷,味美脆嫩動物性原料可以排除血污,去除異味等作用。

    蔬菜焯水“沸進沸出”——維持色澤和營養(yǎng)的好方法

    動物性原料焯水“冷水下鍋”——去除血污和異味的好方法

    粗拉腰子,細拉肝 ,意指用刀切制豬腰和切制豬肝尖(肝片)規(guī)格的質(zhì)量要求。即∶腰子創(chuàng)刀刀距不宜過細(過密);豬肝片不宜切得過厚。因為這兩種烹飪原料質(zhì)地細嫩,含水量高。為適應(yīng)爆炒類菜肴"炒腰花"、"餾肝尖"旺火速成的火候需要,使之達到脆嫩的質(zhì)感效果,刀工就必須以之相配合。"粗拉腰子,細拉肝"是歷代廚師經(jīng)驗的感悟。"炒腰花"刀工成形的要求是∶劍刀距以0.3厘米左右為宜,刀深為豬腰厚度的五分之四為宜,斜刀制刀距以0.5厘米左右為宜,刀紋深度為豬腰厚度的五分之三為宜;"炒肝尖"刀工成形的要求是∶出刀要快,成片要薄,以0.2厘米為宜。

    豬肝切薄片

    豬腰刀距不宜過細

    一指紅油”是指川菜中對爆、炒、熘和干燒類菜肴的出品標準,它要求在烹制時嚴格掌握油的用量、味汁入鍋的時機及炒制的火候,成菜靜置一會兒便吐出寬度約有一指的邊油,這便是俗稱的“一指紅油”。要想達到此效果,操作時需牢記“旺油包汁”這個要領(lǐng)。

    香辣爆兔丁

    川味干燒魚

    “魚不蒜,羊不姜,牛不韭 ”,是古人對原料科學搭配的經(jīng)驗總結(ji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吃貨們的不斷研究,很多搭配已經(jīng)被改良。“魚不蒜”其實是為了保住魚的鮮味不被掩蓋;“羊不姜”指在烹制羊肉的時候,不宜放姜,最主要的是因為羊肉和姜都是溫熱性的食物,若兩個在一起食用,溫補作用過于太猛,易上火。“牛不韭”有“羊不姜”的意思,另外牛肉和韭菜一起烹制會影響牛肉的口味和口感。這點上,還是因人而異,適口者珍。

    牛羊肉清燉便是美味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要醫(yī)生開處方 ”,冬天天氣冷,人們喜歡吃熱性物,比如羊肉。胃內(nèi)很容易積火,蘿卜性寒,可以祛火。冬天常食蘿卜,到了春天就不易上火。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喜歡吃冷、涼食物,胃內(nèi)會聚集大量濕氣寒氣,一到冬天,很容易發(fā)作胃病。夏天濕氣加重,渾身乏力,食欲不振、無精打采。姜為熱物,可以祛除濕氣,是三伏天必備的食品。

    “鯉吃一尺,鯽吃八寸 ”說明的是鯉魚和鯽魚最適合食用的大小。鯉魚是兩年成熟的魚類,頭一年的魚苗到第二年的秋天正好長成一斤多重,一尺左右,所以便有了“鯉吃一尺”的說法。關(guān)于“鯽吃八寸”是說明鯽魚不宜過大,鯽魚長到“八寸”的時候是味道最為鮮美的時候,還有吃鯽魚,應(yīng)在冬天,民間有,“勿吃三月鯽”、“冬鯽夏鲇”之說,都是對什么時候該吃是肉最厚味最美的經(jīng)驗之談,但也并非無道理。

    “一堂二灶三墩子”意指早年美食業(yè)內(nèi)三個重要的工作崗位。在酒樓或飯館內(nèi),"一堂"是指堂館(今稱服務(wù)員);"二灶"是指在爐灶上炒菜的廚師∶"三墩子"是指切配菜的廚師。堂信周旋于各種人物之間,巧理各種場面熱情招攬顧客,灶上的廚師細心烹制菜點,切配的廚師精心切制原料和組配菜肴,三者之間密切配合,才能把生意做好。

    “細切粗斬 ”意指加工肉餡對刀工的技法要求。如揚州名饌"清燉獅子頭",即是依"細切粗斬"的刀工工藝要求制作的。細切粗斬講究的是肉粒要加工均勻,肉粒成形后再經(jīng)斬剁,且不可過細。肉餡經(jīng)調(diào)和成圓,再經(jīng)烹調(diào)成菜,達到肉圓成形而不散,一觸即碎,食之入口即爛的火候程度。

    剁肉末

    清燉獅子頭

    豆面糕 “三不要”:北京小吃俗語。意指吃食豆面糕 (俗稱驢打滾 )要做到 :一是不要深呼吸,二是不要大口吃,三是不要邊吃邊說話。這個 “三不要”都是為了防止干豆面嗆入口鼻。干豆面吸濕性強,往往粘到鼻腔或上膛 (腭部)不易脫離。

    “常吃蔥,人輕松”是民間飲食俗語。意指春天的蔥是一年中營養(yǎng)最豐富的,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因為此時生長出來的蔥,由于氣候和土壤的關(guān)系,已不再是香料而是特殊的補品。它可以幫助人們恢復身體機能,補給熱量,特別是貧血、低血壓和怕冷的人更應(yīng)該多吃。

    “蒸七煮八烙十成 ”是北京小吃美食俗語。意指采用 “蒸”、“煮 ”、“烙”烹飪方法所要達到的最佳火候程度。這是歷代廚師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對成品效果的概括。如按十成的程度烹飪,“蒸包子”以七成的火候為最佳程度; “煮粥品”以八成的火候為最佳程度;“烙褡褳火燒 ”以十成的火候為最佳程 度。烹飪菜點的火候程度講究的是力戒過分和不足,這就是中式美食的魅力所在。

    褡褳火燒

    鍋子底兒 ”北方民間餐飲業(yè)俗語,意指吃涮羊肉時有一套調(diào)料,如麻醬、醬油、蝦油、醬豆腐、辣椒油、腌韭萊兒、料酒以及白菜、粉絲等,叫 “鍋子底兒”。

    中國美食文化,用“博大精深”不足為過。美食制作中的行話俗語,舉不勝舉,不管是教我們吃的,還是教我們做的,都是前輩們留下的寶貴經(jīng)驗財富,雖然有很多行話俗語已經(jīng)不再使用,但其背后卻是前輩們的汗水和付出。

    不知大家是否還有更為經(jīng)典的美食中的行話俗語,貢獻在評論區(qū),給大家共同學習。

    謝謝大家品讀。我是烹飪與營養(yǎng)老師——食悟者。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轉(zhuǎn)發(fā)、點贊、收藏,喜歡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點擊關(guān)注,獲取更多營養(yǎng)美食及美食文化。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wǎng)(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资源最新版在线官网|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小丑joker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网页|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8x8x华人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免观在线| 97在线观看视频|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污网站在线免费看|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全部电影| 欧美一级做一级做片性十三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躁|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2019|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男女疯狂一边摸一边做羞羞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丰满老熟好大bbb|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四虎www免费人成| 2018中文字幕第一页| 无人视频免费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导航|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