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圖片)
5月17日,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教育集團“全域育人·智創未來——小學多領域滲透科學教育的創新與實踐”教科研專題研討活動暨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教育集團第43屆教育教學年會在高士其故居拉開帷幕。
據介紹,二附小教育集團創造性地融活坊巷地緣文化優勢,充分利用高士其故居這一“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示范基地”的科學教育資源,打造科學的“第二課堂”,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活動中鼓樓區博物館高士其故居和二附小教育集團通過互設“青少年科創素養培訓中心”和“科學教育教學點”,延展科學教育的時空場域。還特聘福建省科技館展教部主任何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委副書記、研究員“傳播航天精神的文化使者”李光亞為二附小教育集團“科學副校長”“科學教育顧問”,以專家的高度深度,積筑學生科學素養的厚度廣度,以科學家精神引領孩子,從小在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活動當天,“全域育人·智創未來”教科研專題研討活動的開幕式在二附小鰲峰坊校區舉行,領導和來賓們共同見證了二附小教育集團開啟“科創年”的新篇章。現場還舉行“二附小教育集團項目化研究基地”授牌儀式,并為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培訓專家黃家驊頒發“二附小教育集團項目化學習研究顧問指導”證書。省教科研基地校、二附小教育集團各成員校教師代表們共同研討做好教育“雙減”中的科學教育加法的新路徑,探索全域育人的新課題,一同開啟“科創年”的教育新篇章。
二附小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校長方曉敏在致辭中表示,學校以“讓每一個生命都煥彩”為育人目標,從學科知識、教學空間、工具資源、育人系統四個維度全面突破融合,利用學校所處的地理文化資源優勢,打造坊巷中的“科學的第二課堂”“行走的美育課堂”,構建坊巷全學習空間,讓每一個蘊含學習價值的場域都成為孩子們發展素養的平臺。作為福建省人工智能基地校,學校積極開發數字書法、智慧體育、編程VR等AI數智課程,勇做教育信息化的“探路者”“踐行者”。此外,還開展螢火蟲故事家族閱讀課,把各領域的專家名家請進校,特聘了科學副校長,科學教育顧問,讓校內小講堂連接課外的百家講壇,最終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大課堂。在多主體參與,多場域融合,多維度支撐中,以“全域”育“全人”,生動而切實地實踐科學教育的全面滲透,努力在“科創年”的新賽道上跑出二附人的“加速度”!
本次活動中,二附小教育集團黨總支副書記、副校長高玉作《“全域育人”視域下項目化學習實踐探索》專題報告,并在高士其故居進行“全域育人,智創未來”的課堂教學展示,多學科通過融合教學時空場域、融活地緣文化資源、融跨學科知識、融匯家校社協同育人,生動實踐“全域育人”理念下學科教學與科學教育的滲透融合。
學校還專門展示了《“家”在鰲峰》融學科項目化學習研究成果,以及集團各成員校“科創年”主題展,讓參會來賓流連駐足、贊嘆不已,全面展現了二附集團“科創年”創新育人的豐碩成果。
來源:海峽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