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赫敏2攻略,教育赫敏2攻略拜訪弗教授
赫敏并不是畢業于霍格沃茨,而是畢業于海丁頓女中。今天,我來到海丁頓女中探訪,這是赫敏的母校。一場藝術大秀正在進行,怎么能少了著名校友艾瑪沃森的贊助呢?而且,今年艾瑪沃森重新回到牛津大學就讀,又讀了一個碩士,因為她家就是牛津的,當年就是畢業于當地最好的女校。
海丁頓女中位于牛津,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越性,生源大多來自于牛津大學的教職子女,和北京海淀區的清華附、人大附等學校就特別類似,都是高知家庭的孩子,風氣正、家教好、學術強,而且一掃個別英國女校所謂的貴族的奢華之風。
訪校的時候看到女孩們快樂地踢足球,如果是混校肯定有一堆男孩在那看著說著,女孩們基本上不好意思踢,因為是女校,女孩們可以自由自在的成長。
總說快樂教育,快樂教育不等于不辛苦,而是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去努力做到最好,就算打游戲,要打到頂尖也是要需要天賦和努力的。不由想起“中國卷”,卷是不管自己喜不喜歡、擅不擅長,因為別人在做,自己也盲目跟風。
中國有句古話叫“取長補短”,特別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孩子越是不擅長什么,家長越是給補什么,因為分不夠,什么學校都上不了,這叫補短腿。可是人的兩條腿就不是一邊長,孩子們特別痛苦,整天的逼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情,而且是在學校、家長考試升學的多重重壓之下。
英國的教育剛好相反,他們是“取長補長”,一個英國孩子越擅長什么,學校和家庭就越培養什么,不擅長的學校和家長根本不去補,孩子長大了在社會上生存跟別人是比長處而不是比短處。
論中考和高考的成績,海丁頓女中排不進英國的前50,但是這的女孩看到純真樂觀、自信陽光,所以才卷出了一代女神赫敏。當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培養出他們的特長,就會發現他們的學術其實并不差,就像艾瑪沃森,妥妥的美女學霸。
“卷”沒毛病,但是無意義的卷就是謀財害命,謀家長的財,害孩子的命。
關注我,英國教育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