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教育局-光明教育局電話號碼是多少
和其他到深圳光明區的“拓荒者”一樣,黃漢波每天都要驅車從福田到光明去上班,往返花費2小時以上。去年3月,光明區教育局正式成立,黃漢波卸任深圳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校長的職位,挑起光明區教育局第一任局長的重擔。談起上任一年多的感受,他總結:“很累,但是很舒服,創業的激情都被點燃了。”
光明教育局局長黃漢波接受南方日報專訪
光明位于深圳的邊界,緊挨著東莞。201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將光明區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此后,光明區的發展進入快車道,而光明教育也隨之迎來高光時刻。
黃漢波到任后,建立新學校、招聘新老師、培訓新校長、引入重點名校、創造更多優質學位......光明這片教育熱土開始變得更加生機盎然。2019年3月,光明區教育局掛牌后,引入深圳實驗光明學校、深圳市教科院實驗小學、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等一流名校,還將引入一所從幼兒到高中的國際化高端民辦學校。至此,光明教育的畫紙上開始熠熠生輝。
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初中部效果圖
在黃漢波看來,光明原來在舞臺的周邊,現在已經到了舞臺的中央,聚光燈下,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都在看著光明。談及光明教育的使命,他援引區長的話,“光明科學城建設的底氣在教育。”光明科學城建設需要引入大量人才,而要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下,就必須提供優質的基礎教育,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作為光明教育局首屆班子,如何打造與“光明科學城”這一高定位相匹配的高質量教育,就成為他們最主要思考的問題。
南方日報:去年3月份光明區教育局正式掛牌,您調任到光明區當教育局局長,上任一年多來,感受怎么樣?
黃漢波:其實說到這個話題,心里面有許多話。首先很感激區委、區政府給了我這個平臺,到光明區擔任首任教育局局長。過來一年多,感受頗多,特別是感受到了光明是一片創業的熱土,創業的激情都被點燃了。在這里工作,雖然累一點,但是很舒服,很想在這里干出一番事業。特別是能將自己30多年來教育教學管理的經驗,在這片土地上跟各位同仁分享,感覺很值得。光明是2018年成立行政區,去年3月機構改革,單獨組建光明區教育局,這也是區委、區政府高瞻遠矚的結果。隨著光明科學城定位越來越高,光明已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光明原來在舞臺周邊,現在已經到了舞臺中央,全世界都在看著光明。
去年8月,《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出臺,今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正式印發,應該說這兩個文件反映了中央對深圳、深圳對光明寄予的厚望,給我們想奮斗的這一大群光明人帶來了很大的平臺和機會。
談頂層設計:三年行動計劃定方向
說到科學城,咱們有上海的張江、北京的懷柔,安徽的合肥,光明科學城是第四個。光明科學城建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所以光明的前途一定是明亮的。光明承載著廣大市民的一種期待,對教育而言,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如何打造與光明科學城這一高定位相匹配的光明教育,就成為我們首屆班子思考的最主要問題。所以去年3月15號以來,在區委書記、區長的正確領導下,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在頂層設計上,去年上半年出臺了《光明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這為光明教育未來三年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同時也出臺《光明區基礎教育領域人才引進及扶持辦法》《深圳市光明區公辦學校校長選拔聘任辦法》。同時,我們對光明區中小學校建設標準進行了修改,制定了《光明區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提升指引》,俗稱“光標”。此外,我們還出臺了《光明區公辦園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公辦園的建設路徑和標準。今年,我們正在謀劃編寫“十四五”規劃、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綱領性文件,這是頂層設計方面。
談引進資源:從教育洼地,到名校遍地開花
第二個方面,老實說,光明因為歷史原因,在品牌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方面還是比較少的。去年,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進一批優質教育資源落戶光明,與華中師范大學合作,創辦華中師范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與華南師范大學合作,創辦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光明星河小學。
同時,與深圳市內的品牌名校深圳實驗教育集團合作,引進深圳實驗教育集團落戶光明,創辦9年制深圳實驗光明學校;與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成立深圳市光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建設市教科院實驗小學(光明)和市教科院實驗學校(光明)。
從去年到今年的招生情況來看,老百姓非常認可。今年9月份馬上要開辦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這個學校是深圳市規模最大的學校,有132個班。值得點贊的是,區委、區政府去年一口氣引進4位名校長,其中一位名校長是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的校長——羅燦。她是廣東省特級教師、廣東省正高級教師、廣東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她的到來給光明教育注入了一種活力,讓我們更值得期待。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高中效果圖
今年我們和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合作,準備打造從幼兒園到高三15年的一條龍辦學體制學校——目前命名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現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所以這第二方面是引入優質教育資源。
談策略:“外引+內培”,“名校辦新校”
南方日報:大量引入名校,利用名校基因來光明辦學,是不是光明教育局的一個策略?
黃漢波:是的,這是我們快速提升光明教育質量其中的一個途徑,更是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我們稱之為“外引內培”。所謂外引——就是把光明以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引到光明來,落戶在光明,造福光明人民。內培——就是重點扶持區內原來幾所名校,實行“區內名校辦新校”的模式,讓這些原來的名校成為更好的品牌。
比如,明年要開辦的華夏中學,區教育局委托光明區實驗學校辦學。光明區實驗學校是光明區的品牌學校。用這所名校去辦華夏中學,就是“名校辦新校”。這種模式進一步盤活了光明區實驗學校的資源,進一步給它拓寬平臺和機會,讓它更有用武之地。
再比如,公明第一小學也是我們區內優質的小學之一。我們委托它對華南師范大學星河小學進行前期籌備,這也是采取“名校辦新校”的模式。所以,我們的策略是用“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外引,一個是內培。經過一年的實踐,效果非常明顯,老百姓也交口稱贊。越來越多的優質資源落戶在光明,越來越多的區內優質品牌不斷壯大,老百姓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談特色:科學+,配備高端導師、開設科學講堂
南方日報:光明區作為科學城,在辦學特色方面如何去定位,是否會凸顯其科學特色?
黃漢波:是的。去年區教育局成立以來,我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想碰撞,最后把“生態·幸福·科技”作為區域的教育理念。其中,科技跟我們的科學城建設相吻合。我們采取的策略是“科學+特色”打造,這種得天獨厚的資源恰恰是別的區域無法擁有的。
光明區人民政府與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簽約
拿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舉個例子,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今年9月份開辦,我們制定該校的特一,就是“科學+”,當然也保留了中山大學的元素。入讀中山大學附屬學校的小孩跟其他小孩不一樣的是,他們有4個導師——第一個導師是學校本身的學業導師;第二個導師是中大的教授、專家、學者,他們與孩子一對一配比;第三個導師是中山大學在讀學生,采取朋輩互助行動,讓在讀的研究生、本科生一對一地跟學生對接,成為他們同輩的導師;第四個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優秀的醫生,發揮他們的長處,為每一個學生配備健康導師。所以入讀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的孩子是幸福的。
第二個講到科技這方面,在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利用中大和中大七院的資源,用帶研究生的辦法帶我們的學生。中山大學理科領域有許多先進的實驗室和優秀的教師,他們可以到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開院士講堂、博士講堂、帶小研究生,從小就讓我們的孩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這也是跟科學城的建設結合在一起的例子。從今年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的招生來看,非常火爆。
談人才引進:“以奮斗者的姿態趕超奔跑,做不負光明教育的追夢人!”
南方日報:您剛也提到要引進優質人才來建設光明的教育,在人才引進的措施方面,有什么措施嗎?
黃漢波:我們出臺了《光明區基礎教育領域人才引進及扶持辦法》,利用頂層設計的文件,規定引進何種人才,引進來的人怎么樣,有什么工作待遇、生活待遇,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和規定。我們在全國進行公開招聘,把這些優秀的人才吸納過來。
光明是個工作、生活的好地方。我剛開始來,還心里面有點忐忑不安,但來一個月不到,我就開始覺得這里空氣特別好,這里的人也非常好,干事創業的環境特別好。區里各部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各個局有啥事情,涉及到相關部門的,大家二話不說,積極配合,一下子就把這個事干成了。區長劉勝指示區教育局,要“以奮斗者的姿態趕超奔跑,做不負光明教育的追夢人!”這句話也一直激勵著我們光明人不斷逐夢遠航。
談學位:2019年新增學位近一萬個,呈井噴式
南方日報:光明發展迅速,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企業不斷進駐,學位需求怎么去跟上快速發展的節奏呢?
黃漢波:這個問題不單單是光明有這種困惑,其實深圳各個區都有這種困惑。但我們的工作做得主動,很有成效,主要是區委、區政府前瞻性的部署。我們提前6年進行學位預判,提前三年完成學校建設前期工作,一年把它建成。僅2019年我們就投入5所中小學校,一次性新增學位將9540個。今年我們又投入好幾所,如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市教科院實驗學校(光明)等,提供12480個學位。所以學位建設與政府的這種前瞻性和大手筆的投入是息息相關的,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進一步優化學位申請的程序、流程,嚴格地執行市委、市政府定下來的“雙一”政策(在光明居住滿一年、交社保滿一年即可入學)。在此基礎上,優化學區劃分方案、積分方案。從今年情況來看,招生情況還是不錯,老百姓也比較認可。隨著優質教育資源的不斷引進,科研機構和高新企業的進駐,政府也在持續加大教育用地的整備,學校建設的力度會更大。
談未來:不出三五年,光明教育在某些方面一定領先全市
南方日報:您如何看待光明教育未來在整個深圳的地位及其發展潛力?
黃漢波:我對光明教育充滿著自信,未來3-5年,光明教育在某些方面肯定會領先全市。就拿學前教育來講,民辦幼兒園轉成公辦幼兒園,目前,光明其實已經走在全市前列,市教育局領導以及深圳市人民政府督導組反饋的督導報告里也看得出來。光明的學前教育在2019年9月前,公辦幼兒園是0,但是現在已經有46所了,在園兒童50%入讀公辦幼兒園的目標提前完成。
出現這種喜人的局面,與區委、區政府的大手筆、頂層設計分不開。例如出臺《光明區公辦園建設實施方案》,都是反反復復修改,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的文件精神去落實。
明年,我們還有一所高中要投入使用,后年有三所高中也要投入使用,特殊教育、職業教育也在積極推進中。在未來的幾年里面,光明教育的鏈條將趨向完善,并取得長足的發展。不出三、五年,光明教育一定會發出耀眼的光芒,一定會充滿著期待。
采訪結束,黃漢波告訴記者,第二天(星期六)還要親自去“挑選”新一批園長。光明教育應該如何發展、騰飛,他內心似乎畫好了藍圖,即便是幼兒園園長招聘,他也要親自去看看。8月,他計劃給全區校長進行培訓,作為曾經深圳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校長,他深諳當一個好校長要具備“精品意識”,既要優秀也要優雅,才能辦出學校的品味來。
“作為局長,可以把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傳遞給校長,又通過校長傳遞給老師,從而促進這個區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雖然辛苦一點,將來退休后回過頭來看,應該是很值得的。”黃漢波有感而發。
【撰文】蔡敏玲
【攝像】王抒 黃靖逵
【攝影】谷政宇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