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圖片
中新網北京新聞6月17日電 由中國校園健康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弘愛國·中國心·興中華”沉浸式紅色愛國主義教育走進全國校園啟動暨中國關心下一代愛心行捐贈儀式”日前在京舉行。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聚焦青少年,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在活動現場指出,要以此次為契機,攜手并進走進全國校園,大力開展紅色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激發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情懷,使紅色基因在創新中得到更好地傳承,全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
沉浸式紅色愛國主義教育,運用了VR、AI等技術將紅色愛國主義教育融入經營管理當中,履行了2024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中關于企事業單位結合經營管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職責任務。學生通過所在學校的汽車駕駛員培訓VR模擬器,“穿越”到某一個歷史時期,沉浸式體驗先烈們不畏艱難、忠心為國的歷史場景,寓教于樂地感受新中國來之不易,祖國的安定繁榮昌盛來之不易。
青少年寄托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業的重任。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幼林表示,紅色教育是青少年成長的必修課,它不僅僅是歷史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信仰的接力。各級關工委作為連接老一輩與青少年的橋梁,要充分利用豐富的紅色資源,鼓勵創作更多優秀的紅色文藝作品,如影視、文學、音樂等,通過組織實地考察、沉浸式紅色項目體驗、互動論壇等多元化形式,包括革命遺址、紀念館、博物館等,把這些寶貴的教育資源轉化為生動的教材,讓青少年在觸摸歷史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在聆聽故事中激發愛國情懷,促使其在親歷中與往昔對話,與英雄共鳴,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之中,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弘愛國·中國心·興中華”項目,利用VR技術讓青少年身臨其境地走進那些激動人心的歷史瞬間,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體會新中國成立的艱辛歷程,從而在他們心中播下愛國的火種。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理事長孫建新在啟動儀式上寄望通過此次捐贈先進的VR教育設備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全國校園搭建起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科技的翅膀下,翱翔于歷史的長空,鑄就堅不可摧的愛國之心。同時,呼吁更多的愛心企業、公益組織加入愛心團隊,共同為青少年的成長撐起一片藍天,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青少年中薪火相傳,愿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在科技與歷史的交融中,成長為有知識、有品德、有責任的新時代青年,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
“站在科技與傳統的交匯點,以創新的思維模式,用虛擬的現實技術,全面開啟紅色愛國主義教育的新路徑”。據活動總策劃陳學斌介紹,“弘愛國·中國心·興中華”活動,目前已經覆蓋了9個省市60多所高校的150多萬大學生,他們通過所在高校的“蜴空間”體驗到沉浸式紅色愛國主義教育系列產品。按照“過去、現在、未來”三大發展戰略,三年內將落地全國700多所高校,覆蓋學生群體1500萬人,并對VR模擬器等沉浸式紅色愛國主義教育系列產品,不斷升級迭代。
活動現場,廣西中易弘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學斌代表公司向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愛心行基金捐贈了價值9200萬元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服務卡20萬張。廣西師范大學、大連民族大學、湖北理工學院等五個學校成為第一批“沉浸式紅色愛國主義示范學校”并現場進行了授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