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入學考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簡稱“工程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61所試點高校之一,全國12所“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工作示范性高校之一,中國工程院咨詢研究項目依托單位,全國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設的牽頭單位,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上海市“高水平地方應用型高?!痹圏c建設單位,上海市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上海市創業孵化示范基地,長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創新聯盟發起成員,全國首個5G網絡深度覆蓋高校,是一所多學科互相滲透、協調發展的上海市屬大學。
學校前身為創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華東化工學院分院(1984年編入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在上述院校的基礎上,組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院系設置: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紡織服裝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外國語學院、數理與統計學院、國際創意設計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工程訓練中心(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開設63個本科專業。
師資力量:
擁有教職工1977人,其中從事教學、科研的教師1500余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678人;在崗各類國家級人才25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含雙聘院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省部級人才及人才項目獲批者104人。
教學設置: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除17個學院外,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上海市Ⅲ類高峰學科1個、Ⅳ類高峰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1個;還擁有體育教學部、現代工業實訓中心兩個教學機構;共有1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專業入選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2個專業通過德國ASIIN認證,2個專業通過AABI專業認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大學科技園。
學科評估:
機械工程C+、工商管理C+、材料科學與工程C-
重點學科:
高能束智能加工與綠色制造、現代民航工程及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程、材料精密成型與處理、社會保障、天然源農藥化學工程、現代汽車運用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能源科學與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服裝設計與工
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機械工程、車輛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旅游管理、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環境工程、產品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交通運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光學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藥學、紡織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部分):
電子信息、交通運輸、資源與環境、材料與化工、藝術碩士、時尚藝術設計
實驗室建設:
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檢測與評估服務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市激光先進制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創意產品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新能源汽車振動噪聲測試與控制專業技術服務平臺
上海服裝創意設計與數字化技術現代公共服務平臺
上海市軌道交通振動與噪聲控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新工科建設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
侯惠民、朱高峰、侯保榮、黃崇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部分):
汪泓、殷志祥、伍歆、陳心德、繆雪龍、徐新成
導師風采 :
張旭、何濤、劉鋼、張敏良、方宇、章偉、程維明、張華、馮艷、熊根良、余粟、夏春明、龔黎華、劉翔、李海波、鄭祺、劉宏波、徐書生、郝惠蓮、張艷、李文堯、孫明軒、張霞、沈寅忠、周細應、吳日銘、蘇鈺、鄧沛然、圣小珍、胡定玉、殷志祥、王楚明、王國強、李 路、趙壽為、俞衛琴、劉春燕、劉福窯、張朝民、伍 歆、張修麗、王天波、崔文霞、袁家信、顏屹寰、孫燦飛、辛斌杰、高彥濤、陳凱凱、楊雪。
校區情況:
松江校區
作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主校區,松江校區始建于2002年2月,地址位于上海市龍騰路333號,處于松江大學園區內,占地面積780000平方米。擁有公共教學樓、圖文信息中心、行政樓、現代工業工程訓練中心、藝術樓、體育館、師生活動中心等主體建筑。
仙霞路校區
仙霞路校區位于上海市長寧區仙霞路350號,地處虹橋商務區的核心區域,占地面積55068平方米,同時設有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中韓多媒體設計學院、中美合作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的運行和各類教學項目。建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被國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享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發展資金扶持政策。
新村路校區
新村路校區位于上海市普陀區新村路435號、401號,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前身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紡織學院改建而來。校區占地面積53838平方米,設有辦公樓、教學樓、宿舍樓、實驗樓、圖書館、演講廳、食堂等校舍設施,其中的繼續教育學院開展成人高等教育、各類培訓。
逸仙路校區、天山路校區
逸仙路主校區位于上海市虹口區逸仙路88號,天山路校區位于上海市長寧區天山路1831號。兩校區分別設有上海市高級技工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上海高級職業技術培訓中心、高級技師學院,且擁有“上海市模具設計與制造實訓基地” “上海市機電一體化開放實訓中心”“商品儲運與配送實訓中心”“上海市數控技術應用開放實訓中心”等實訓基地和一系列實驗室。
校園風貌:
倚荷聽書
景觀位于圖書館前,名稱源自南北朝詩人劉緩《江南可采蓮》“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紅”。不銹鋼材質的鏤空雕刻荷花代表了謙遜、踏實、內斂、堅守的工程人才品格,自然荷塘景色與藝術雕塑荷花相映成趣。
聞花求知
位于13號樓前的聞花求知的名稱源自“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翻開的書本和從中綻放著花朵的大樹體現了工程大學子的求知若渴,享受求知的快樂,同時也體現了學校的工程里弄文化。書本中還印刻著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價值取向,為學子指引方向。
仰樟思齊
仰樟思齊位于教學樓庭花園外,名稱來源于《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掃松靈石晚步松下愴然有懷》的“崢嶸仰巨樟,秀發憐稚檜”。學子們討論學習的場景展現了學校未來卓越工程師“樂學””樂群“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