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教育,速成教育郭溪女
一群實習生圍坐一圈與我交流,其中一人問“怎樣才能快速成長”。我笑著說:“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很難快速成長。因為成長需要通過多讀書勤思考來積淀。打好底子才有后勁,才能持續成長?!睂嵙暽鷮ξ业脑捤坪跤行┦?,因為她想要秘籍、寶典,我卻給了她“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建議,在這個追求速成的年代,豈不是不合時宜?
在教師資格證面試考場,我是主考官之一。眼前的應試者從著裝到儀態都看得出準備得很用心,但他們的一招一式總顯得有些刻板。我問學生關于《荷塘月色》的相關問題,幾個學生侃侃而談卻總在外圍繞圈子,語言和動作幾乎一樣,有一種從模子里倒出來的痕跡。
記得一次聽評課,一名剛入職的年輕教師上公開課,教學設計、教學語言和儀態都精心設計過,但是課堂上的她看起來不像是一名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的教師,倒像是一名訓練有素的主持人。這樣的課堂教學有形無實,徒有其表。
指導實習生,我總是讓他們同課異構,獨立備課并說明設計理由。我的目的是鍛煉年輕教師的文本解讀和設計能力。一次,一名實習生照搬了某名師的課例,卻說不出設計的理由。我告訴實習生,不是不能模仿名師,而是不能盲目模仿,要在參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思考、判斷和設計。這才是模仿之上的再創造,才是把教學當藝術和學問研究,而不是日復一日枯燥的工作。我跟他們講自己的成長經歷:上過的所有課從來沒有模仿過任何人,這是我的原則,也是我的驕傲。正是在自我折磨、苦心孤詣的創造過程中,才鍛煉了自己的解讀能力,才生成了比較豐碩的成果,激發了成長的內驅力。
以上那些年輕教師是即將走上教師崗位的準教師,都渴望成長成功。但是許多人急于求成,自身積累不厚,對教育教學現象的觀察思考不夠,很難坐住“冷板凳”。
面對這樣的教師,我的建議是多讀書,要文史哲兼通,廣泛閱讀和思考,備課時不急于看資料,讀出感悟和疑惑,感悟處和疑惑處正是教學設計處。名師的書也要讀,但不能照貓畫虎,要讀出“自我”。教師要有問題意識,有發現問題的眼光,用問題串聯教學,舉重若輕,新穎獨到。我還建議他們與同事進行同課異構,兩個班級根據學情可以上法不同,課后要有教學反思,不僅反思成功之處,也要反思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及時做好聽課記錄,不僅記錄執教者的教學過程,還要記錄聽課者的疑問、啟發和思考,更要學會說課評課,說得有層次,評得有見地。教學基本功需要在點滴之處打磨。
我觀察過許多教師的成長過程,早期雖然成長迅速但多是形式上的花哨,對教學本質缺乏深入研究。許多有潛力的教師之所以在取得一點成績后沒有更大的發展,原因也在于此。中期的持續成長來自于苦練內功、閉門讀書、屏蔽干擾,提高對教育的理解。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也是一個付出必有收獲的過程,一點一滴的進步充盈著我們的內心,進而能聚合成強大的內驅力,推動更大的進步。
(作者單位系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03月23日第9版
作者:劉 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