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案設計題d類,教育方案設計題d類理想主題
一、概念
教育方案是指學科教學內外,教育者為了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為組織班級全體成員參加的教育活動而設計的教學實施方案。教育活動設計題形式比較多,一般情況下,會給出一段關于教育現象的材料或者活動主題,設計出適當的班級活動方案、教學設計等。這類題目屬于開放題,重點考查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與教學設計能力等。由于這類題目對考生來說施展才華的空間大,因此備受命題者的青睞。
二、特點
1.主題具有針對性和時代性;
2.活動目標的現實性;
3.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互動性。
三、教育方案設計評價標準
教育方案設計在綜合應用能力中分值較大,答題要求在題干中表述清晰,考生只需要將題目的要求讀懂,并按照要求進行方案設計,一般來說方案結構的完整性能夠保證,但如何得高分,在字數范圍內盡可能的寫出亮點,這就需要我們對于評分標準有所了解。
四、題型分類
(一)主題班會類
主題班會是在班主任的指導下,以班為單位,以學生為主體,圍繞特定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積極重要的活動,同時也起到了培養學生能力、增強學生團體協作意識的重要作用。
【例】有教育者研究指出,當前學校里的學生普遍缺乏責任感:在學習中沒有努力學習的意識;在集體活動中推卸責任;在社會家庭中逃避相應責任等現象普遍存在。假如你是某個班的班主任,請以激發、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為目的,設計一個主題班會的方案。(至少包括題目,設計依據、目標,內容與過程、效果檢驗方法等)。
要求:1.設計意圖明確,依據合理充分,具有可操作性;2.邏輯嚴謹,條理清晰;
3.總字數800--1000字左右。
(二)家長會類
家長會一般是由學校或教師發起的,面向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的交流、互動,介紹性的會議或活動。多為學校或班級有重大事項宣布;或學生面臨升學,中考或高考的專題講座;或類似一堂家長學校課程。其目的是為了準確,及時地向家長通報學生或學校教學情況、變化、日程等。
【例】家長會能夠使家長了解學校和孩子的學校生活,同時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在家里的情況,形成家校合力。假如你是的班主任,要在學期末召開一次家長會,請設計一個家長會方案(至少包括題目,設計依據、目標,內容與過程、效果檢驗方法等)。
要求:1.自選一個學段(小學、初中或高中),并標明;2.設計意圖明確,依據合理充分,具有可操作性;3.邏輯嚴謹,條理清晰;總字數800字左右。
五、歷年教育活動設計型比例分布
表1:教育活動設計題考題分布
六、主題班會設計思路
(一)活動主題(可居中,可以增加副標題)
要求:1.主題清晰,不含糊其詞;2.新穎;3.可添加副標題
(二)活動設計依據(指導思想)
切入點:開展此次主題班會的背景、意義、重要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教育教學的規律等。
【技巧總結】由于校園霸凌事件頻發……;以……為導向;素質教育,核心價值觀,促進……形成與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活動目標(可參照教學設計的三維目標來寫)
1.通過……;學生能夠認識到……的重要性;理解……的意義……
2.通過……;提高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思考問題的能力……
3.通過……,增進了學生對于……的情感,能夠在實踐中做到……
(四)活動準備(可無):人時物地財(根據活動過程是否需要提前準備確定)
(五)活動過程
1.導入(故事/視頻/圖片/謎語/歌曲……)
2.學生討論,初步感知
3.活動滲透,深入理解 (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小品、 朗誦……)
4.聯系生活,升華主題
5.活動總結(班主任總結;學生總結等)
(六)預計效果
切入點:與活動目標相呼應,但寫法是完成式(例:學生認識到了校園欺凌的危害……)
(七)檢驗方案
觀察法、描述性評語、項目評價、成長記錄、學生互評、作品評價、個案分析等;布置開放性任務;布置交流任務等以作為此次班會的延伸。
【例】
假如你是班主任,請針對學生的情緒問題,設計一個教育活動方案(至少包括主題、設計依據、目標、內容與過程、預設效果及檢驗方法等)。
要求:①選一個學段(小學、初中、高中)并標明。②主題鮮明,依據合理,方案具有可操作性、針對性。③邏輯嚴謹、條理清晰。④總字數800-1000字。
【參考設計】
情緒是心底開出的花(初中)
【圖圖點評】標題新穎,有畫面感,吸引人。
一、設計依據
中學生的情緒情感具有明顯的易感性、沖動性、兩極性和矛盾性,且逆反心理和異性心理越來越突出。目前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和考試焦慮,由于身心發展的受限很難自己去處理不良情緒,因此需要在如何培養良好情緒方面給予適當的引導。
【圖圖點評】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表述合理。
二、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認識到情緒是多種多樣的,能夠正確看待不良情緒;
2.過程與方法:學會情緒處理的基本方法,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夠感受并接受情緒帶給我們的喜怒哀樂,熱愛生活。
【圖圖點評】由淺入深,主題清晰明了。
三、活動準備
水粉筆50盒;畫紙50張;冥想音樂
四、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兩個活動:放松操和抓手指。在上課之初,同學們起立一起來做放松操,左右同學相互給彼此捶背揉肩。在初步放松后,進行抓手指活動,所有學生左手掌心朝上,右手食指朝下圍成圈,當老師發出指令時,營造緊張氛圍,開始抓手指。通過這個活動學生能夠初入融入大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度,并且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到不同情緒的存在。
【圖圖點評】游戲活躍氣氛,體驗情緒。
2.自主分析,尋找情緒
我的情緒清單。學生在畫紙一角寫出剛才游戲中自己都出現了哪些情緒,接著再寫出自己平常最易出現的三種情緒。教師在PPT上呈現情緒清單,請學生找出最喜歡的三種情緒和最討厭的三種情緒,并小組分享一下為什么會這樣選擇。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能夠明白每個人都是有很多情緒,不良情緒的出現是非常正常的。
【圖圖點評】情緒清單。名稱設計吸引眼球。
3.動手實踐,深入理解
我的情緒之花。請學生鉛筆隨意畫出一朵花,并在花中心寫上自己最喜歡的情緒,每個花瓣上寫上自己比較常見的情緒,在花葉上寫上自己最討厭的情緒。寫好之后拿出水粉筆在每一種情緒上涂上相應的顏色。涂完之后,先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顏色來表示相應的情緒。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能夠非常直覺地感受到正是多彩的情緒才帶給我們多彩的生活,每一種情緒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缺少任何一種都是不完美的。
【圖圖點評】情緒之花。通過繪畫的方式表達情緒,靈活有趣,吸引學生興趣。
4.聯系生活,升華主題
我做情緒小能手。學生說一說今后在如何利用積極情緒提高學習和生活品質以及遇到不良情緒的時候應該如何對待。
【圖圖點評】談到實踐和應對方法,層層遞進。
5.活動總結,升華提升
冥想音樂。最后學生把情緒之花放在心口,播放冥想音樂,通過音樂的引導學生能夠想到曾經經歷的喜怒哀樂,并深深為之感動,為情緒之花的綻放感到欣慰。
【圖圖點評】冥想方式,新穎獨特,實操性強。
五、活動效果
通過活動的設計,學生能夠接受發生在身上的一切情緒,并學會一些情緒應對的基本方法。
六、檢驗方法
通過學生在日常問題的處理上以及任課教師和家長的反饋來確定效果。
【圖圖總評】設計清晰合理,標題和活動名稱吸引眼球,游戲使用專業且靈活。
七、家長會設計思路
(一)會議主題(可居中)
要求:1.主題清晰,不含糊其詞;2.可添加副標題
(二)設計依據(指導思想)
切入點:開展此次家長會的理論依據,此次家長會的必要性、重要性。
(三)會議目的
通過此次會議想要達到的目的,希望解決的問題。
【例】1.通過家長會,加強家長與學校的交流……
2.通過家長會,聽取家長對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的意見、建議,為班級的發展獻計獻策……
(四)會議準備(物質+人員)
布置教室、擺放桌椅、簽到表、學生成績匯總(成績、日常表現、出現的問題)、嘉賓、黑板報的設計、學生引導員、姓名牌等。
(五)會議過程
1.致歡迎詞。
2.班主任介紹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
3.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
(1)提出問題(學生學習/生活/人際存在的問題/家長存在的問題)。
(2)探討問題(開展活動,如:各種發言、交流等;活動一定要注意家長身份和特點)。
(3)解決措施(總結針對具體問題的措施,提前預設顯周全,起引導作用)。
4.班主任提出要求或倡議。
(六)結束語
再次感謝各位家長的到來,后期還希望家長配合學校的各種工作,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例】
新課改強調,學生是一個發展中的人,是一個具有發展潛能的人。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面對孩子的一些小錯誤,有些家長動輒開罵、動手;有些家長則耐心引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促進學生成長。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請聯系材料設計一個家長會方案(至少包括題目、設計依據、目標、內容與過程、效果檢驗等),促進家校交流,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要求:
1.設計意圖明確,依據合理充分,具有可操作性;
2.邏輯嚴謹,條理清晰;
3.總字數800-1000字左右。
【參考設計】
“悅納孩子、欣賞孩子”主題家長會(初中)
一、設計依據
家長會是聯系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一個重要活動形式,通過家長會,學生家長可以了解學校的教學動態以及學生當前面臨的問題和現狀,教師也可以通過和家長的交流,把家長看做是學習的共同體和參與者,發揮教育合力。
二、會議目的
1.家長能夠認識到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鼓勵;
2.家長能夠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學會用發展的眼光欣賞孩子;
3.家長能夠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幫助培養學生自信。
三、會議準備:
布置教室、簽到表、學生作品匯總、學生引導員、姓名牌等。
四、會議過程:
1.歡迎致辭,拉近距離:教師設計開場白,歡迎各位家長的到來。
2.問題討論,引發思考:教師引導家長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身的教育觀念,如(1)家庭教育中是以“表揚”為主還是“批評”為主?(2)賞識教育和批評教育各自的利弊。通過切合生活實際的談話,了解家長的初步看法。
3.作品展示,激發關注:教師播放輕音樂并在大屏幕上依次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手工制作(絲網花編制,科技小發明制作等)、獲獎證書以及在學校各種活動中的照片記錄,保證班級每位同學都有對應的展示內容。本環節用事實說話,可以讓家長知道并了解學校的教育觀和培養孩子全面綜合素養發展的成果,激起家長的興趣和關注度。
4.聆聽故事,觸動心懷:教師播放視頻素材《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和《地球上的小星星》,通過典型孩子成長小故事的對比對學生家長的心理產生沖擊,給家長帶來啟示和深思。
5.欣賞孩子,善用方法:請優秀的家長代表發言,分享自己的教育方法,從而引導家長思考如何欣賞孩子?在充分的討論后,共同總結出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1)鼓勵:增加孩子對自己的認同感和自信心;(2)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性;(3)傾聽: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關注孩子的發展需求;(4)欣賞:多看到學生優點和進步的地方,悅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小錯誤。通過分享實用的策略和方法,為學生的優秀成長獻計獻策。
6.答疑解惑,總結致辭:針對家長的一些疑惑給予耐心的解答,再次感謝家長對學校工作的配合與理解。
五、效果預設
通過本次家長會,家長能夠更新教育觀念,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在實際教育中采取適當的夸贊、表揚方法,真正做到欣賞、關愛學生。
六、檢驗方法
通過家長委員會、家訪、電訪等多種聯系方式保持和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觀察學生變化和記錄學生心聲來檢驗是否達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