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制度_安全教育制度是企業安全教育的基礎制度,四級培訓是指
一、學校安全教育職責
學校有對師生和員工進行安全法制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安全教育以學生為主,同時定期對教職員工開展學習教育,使廣大師生尊重生命、珍愛健康、關注安全,知法、懂法、守法。
二、學校安全教育內容
(一)交通安全教育;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
(三)消防安全教育;
(四)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五)用電安全與防雷電教育;
(六)實驗和社會實踐活動安全教育;
(七)校內及戶外運動安全教育;
(八)網絡安全教育;
(九)防中暑、防煤氣中毒的安全教育;
(十)防臺風、地震等緊急狀態的安全與防護教育;
(十一)緊急情況下撤離、疏散、逃生等安全防護教育;
(十二)心理健康教育;
(十三)突發疾病、疫情自我防護和救治常識教育;
(十四)防電信詐騙教育
(十五)防校園欺凌教育
三、加強安全教育工作
每學期初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各種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自我保護、自我救護的能力與意識。
四、開展層次遞進安全教育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確定各年級段安全教育目標,形成層次遞進教育活動。
五、安全教育時時抓
堅持安全“每周一課”,做到每周有活動、每月有主題,將主題班會、辦黑板報、每日讀報結合起來,用靈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六、每月開展應急演練活動
根據有關法規和學校的布局狀況,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門的指導下,制定應急疏散預案,并組織師生進行應急撤離、疏散、逃生演習,提高應急防護和自救逃生能力。
七、重點時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
根據地域、環境特點,把放假前、開學初、冬夏季來臨前作為安全教育的重要時段,重點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飲食衛生、校內外活動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氣中毒,安全用電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專題教育,并傳授發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護知識和基本技能。
八、做好安全教育宣傳工作
利用每年的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等活動,針對安全教育的薄弱環節,根據教育主題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堅持每月舉辦一次安全教育板報。
九、加強家校聯系
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取得學生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的疏導工作,每周給家長發安全知識短信,提醒和指導家長教育學生在家中的行為符合安全要求。
十、定期開展法治教育
積極發揮校外法治副校長的作用,每學期都要對全體師生進行法制安全講座或知識檢測。
十一、加強校園安全法治文化建設
加強校園安全法制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學校各種宣傳陣地和設施,開展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課必須做到計劃、教材、教師、課時“四落實”,建立穩定長效的安全法制教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