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則有哪些,學前教育原則有哪些
學校需要恪守的教育原則主要有哪些
中國教育服務網(匕頁)
學校是教育培養學生,讓學生能夠獲得書本知識、學會為人處世的方法的地方。在學生所接受的各類教育中,學校教育是最具系統性,也是最能培養孩子正常三觀的教育類型,因此學校在教育方面的責任極其重大。
一個機構的發展必然圍繞固定的準則,學校教育亦有國家規定的教育原則,學校的教學工作以這些原則為中心而實施,從而保證對學生進行平等、科學的課程教育。
一,學校的教育應當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
學校的教育具有普遍性的特點,以全體學生為輔導對象是法律所規定的學校需要承擔的責任,而學校的終極目標也是促進每一名學生的潛能發展,也就是說,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開展的重心。
二,學校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學生的主體性在教育活動中體現得非常明顯,現代教育改革中,教育重心也從原來的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傾斜。學校既有教育學生,也有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接受知識和真理的主體的責任,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學校要堅持尊重理解學生的原則。
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獨特且發展的人,學校應當承認學生與教師、工作人員等人群具有同等存在意義,并重視學生的個人價值。而理解則要求學校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要,達到學生整體發展的目標。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學校還需要做到:
重視學生的整體性發展,學校和教師應當樹立系統觀,分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學術方面、心理方面以及身體方面的各種問題,同時也要注重學生人格的整體性發展。
學校除了重視學科教育之外,還要多組織一些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課外、校外活動,也可以通過周會、校會等形式來促進學生的人格形成。
中國教育服務網原創,部分插圖來源于互聯網,如涉及版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