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義務教育可以開除學生嗎,孩子犯錯被學校勸退如何處理
多年以來,我國一直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直到初中畢業,這期間,禁止任何人和組織,以任何理由剝奪孩子的受教育權利。
也就是說,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的義務教育階段,無論犯了多么嚴重的錯誤,學校都將無權開除學生,學生依然有權利享受國家的免費教育,依然可以氣定神閑的坐在教室內聽課。
針對這一情況,很多家長表示,難以接受,他們認為,對于情節較輕的錯誤,學??梢赃M行批評教育,對于那些屢教不改的,有惡劣錯誤情節的問題少年,如果還繼續留在課堂之中,確實保護了這名學生的權利,卻害了班級里其他的學生。
家長們認為,這樣的問題少年,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會對身邊人產生很多不利影響,甚至還會影響老師的講課思路,如果屢教不改,真的沒必要留在學校。
某初中生王某,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教,這名學生遲到、曠課、打架、抽煙喝酒,這些初中生不該發生的現象,在他身上都表現出來了,父母管不了,老師也只能是批評教育,不敢深說,后來有一天,這名同學竟然在校外打群架,對受害者毆打、辱罵的視頻網上瘋傳,被打學生由于害怕以后王某還會進行報復,也就放棄了民事賠償與責任追究,而王某由于是未成年人,派出所也僅僅進行了批評教育。
其實對于王某來講,毆打并辱罵他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到受到的處罰卻非常輕,會讓他感覺,這樣的行為沒什么,并不用承擔后果,因此在以后的時間里,他依然橫行霸道,我行我素,學校調查過后,對王某進行了警告,如果再發現這樣惡劣行為,會進行開出處理,王某卻以要告到教育局為由,反而開始威脅學校,真是讓老師和學校感到無奈。
社會誘惑增多
由于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電子產品家喻戶曉,手機游戲,更是讓很多青少年深陷其中,很多學生對游戲的癡迷已經癡迷到一定程度,可以不吃不喝熬夜打游戲。
此外,再加上各種所,讓很多青少年流連忘返,如此多的社會誘惑,讓他們本就不成熟的心智,變得更加扭曲,最后影響了自己的人生。
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管孩子
如今的父母,工作壓力也很大,養育一個孩子很不容易,他們每天都要早出晚歸,很少能有時間坐下來,與孩子談心交流,讓孩子感覺不到來自父母的愛。
還有很多家庭并不和諧,父母關系冷淡,經常吵架,甚至離異,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會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內心也會變得更加孤獨,最后成為一名問題少年。
“佛性”老師增多
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過程中,教育懲戒沒有明文規定,再加上近年來,網上經常曝光老師“過分”打罵學生,讓很多老師心生畏懼,很怕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會變得越來越“佛性”,對于學生不敢深說,更不敢有過多的懲罰措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更加無法無天。
對他們有包容心,用愛感化
對于那些問題學生,我們不要把他們當成有問題的孩子,他們本身并不壞,只是在成長的道路上,選擇了錯誤的路口,我們要對他們有更多的包容心和愛心,讓身邊人改變對問題學生的看法,感受到來自老師同學和家長的愛,讓他們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并要時刻遵守規則。
家長要適當開解,不要過于啰嗦
很多問題少年,基本都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都有叛逆心理,如果家長過多的啰嗦,會讓孩子感覺更加反感,對身邊一切的人和物產生仇視感,這時候,需要父母靜下心來,以朋友的身份對孩子進行開導,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讓敏感的內心世界走出來。
言歸正傳:
有關部門既然給出了此類規定,肯定是有一定的理由,他們站在所有孩子的角度出發,不放棄任何一個,他們堅信“人之初,性本善”,在惡劣的行為少年,本質都是好的,只要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式,都可以未來的可塑之才。
今日話題:對于義務階段不能開除學生,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不妥,聯系速刪)
如果你對本文感興趣,歡迎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