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養成教育主題班會;行為養成教育主題班會圖片
為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培養青年學生優良品德,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契機,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為根本原則,以文明禮儀和行為規范教育為出發點,把主題教育與民族精神教育、傳統美德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及其他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我校在2021年10月25日晚自習開展了“學行為規范,做文明學生”的養成教育主題班會活動。
什么是行為規范
是繼承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根據人們的需求、好惡、價值判斷,而逐步形成和確立的,規范全體成員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樣做,列如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注意儀容儀表儀態、舉止文明、衣著得體、彬彬有禮、提高法律意識跟法制思維、增強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自覺維護校園環境等。
為什么要做到行為規范
在我們的校園中目前還存在著少數語言不文明、行為不文明等直接影響學生素質和形象的不文明行為。為了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學習、生活,我們需要一個優美和諧、秩序井然的校園環境,我們是學校的主人,理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建設美好校園,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成為國家偉大事業的接班人,所以我們時刻要規范自己。
校園十不準:
一、不準亂扔垃圾或將垃圾滯留在教學樓、宿含樓道。
二、不準在教學樓、課桌、宿舍、墻壁隨意張貼和刻面。
三、不準在校園內進行有傷風化的行為。
四、不準在校園內吸煙、嚼檳榔、隨地吐痰。
五、不準帶早餐等食物進入教學樓。
六、不準帶外來人員進入宿舍。
七、不準在宿舍使用大功率電器。
八、不準在公眾場合穿奇裝異服、染顏色夸張的發色。
九、不準在校內外下池塘、河流游泳。
十、不準夜不歸宿、晚歸、不請假外出。
課堂禮儀:
1、尊師重教,遇見老師先問好。
2、如果老師在教室,應向老師致意。
3、如果遲到,應向老師報告致歉。
4、上課帶好相關書籍與筆記本。
5、發言或提問要舉手經老師同意并起立。
6、上課不睡覺,不吃零食,聽課不出聲。
7、上課期間手機關機并交與班主任管理。
8、最后離開教室,應自覺關燈,關門。
食堂就餐禮儀:
1、主動排隊,有序就餐
2、嚼食時閉嘴唇,不可出聲
3、不揮舞筷子,不同時拿筷及匙
4、不當眾剔牙、漱口
5、不浪費糧食
參加集體活動禮儀:
1、不遲到
2、不著奇裝異服,服飾整潔大方得體
3、依次進場,按指定位置入座
4、奏國歌儀式時,面向國旗行注目禮
5、不吹口哨,不起哄,不喝倒彩
6、欣賞藝術,不在演員致謝前鼓掌
7、不在中途走動或退場
8、不吃零食,不把垃圾留在場內
宿舍群體生活禮儀:
1、鞋子、換洗衣服放置整齊
2、敲門而入,輕聲關門
3、維護公廁衛生,不隨意傾倒垃圾
4、不破壞整體環境美觀
5、使用適當音量交談
6、對舍友和宿舍管理員應待之以禮
7、不窺探別人隱私,尊重別人私密空間
控煙篇:
1、不在公共場合抽煙
2、不敬煙
3、不聚眾吸煙
4、不嘗試吸煙
5、不隨地扔煙頭
一個人的行為好似一面鏡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蘊涵,知識水準和道德修養。習慣的養成是一個終身的過程,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讓良好的習慣伴我們成長。讓我們齊心協力,從改變細小的不良習慣做起,從一點一滴的言行舉止做起,從遵守日常行為規范做起,播種好習慣,收獲好性格,享受好人生,成就大未來。同學們,祝你們成功!讓我們做文明的學生,以實際行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添磚加瓦,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