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教育理念;家長的教育理念不包括家長的
父母能夠和孩子處于一個平等的角度,去進行交流,這樣的方式,自然會無限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從而和孩子共同成長,感受孩子的成長過程。
作者:北墨書生(爸媽精讀主筆)
有這樣一個爸爸,女兒難過時,他第一時間買了零食送到學校開導,寵溺。
有這樣一個爸爸,女兒沒考好時,幫助她分擔來自媽媽的怒火,仗義。
有這樣一個爸爸,女兒與媽媽爭吵離家出走時,帶著她去吃烤串,體貼。
這樣的爸爸,就是實力坑娃【爸道】,花式寵娃【爸氣】的暖心萌爸——林大為。
隨著《少年派》的熱播,張嘉譯飾演的寵女模式24小時高能在線的林爸爸,圈粉無數(shù),也惹得無數(shù)人檸檬精附體,想要張嘉譯這樣的老爸。
劇中林大為就是孩子口中“別人家的爸爸”,我想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沒有不贊同的。
其實作為劇中正值青春期的林妙妙而言,作為父親的林大為,是如何去處理和女兒的關(guān)系,才會贏得如此多的好評呢,我們從幾處劇情可窺見一二。
01
育兒理念一:認可和鼓勵
林妙妙考試成績排在班級倒數(shù)第一,倍感失落的她,第一時間給爸爸打電話,并且,在電話中甚至有了輕生的想法。
林爸爸一邊開車,一邊安慰著女兒,并讓女兒等著,他馬上就到。
趕到學校,因為是封閉式管理,所以,兩個人隔著大鐵門進行對話。
剛開始,妙妙一直都沉浸在低落和自責之中,激不起一點斗志。
林爸爸只能拿出了殺手锏,鹵豬蹄、鹵雞爪等一大堆好吃的,還要妙妙心心念念的花生醬味的手抓餅。
然后發(fā)出了有一個吃貨女兒也挺好的感嘆,畢竟再大的問題都有解決之道。
在妙妙感嘆上帝既關(guān)上了門,還關(guān)上了窗,甚至還有下水道、排水管、狗洞子時,他無比智慧地給予女兒鼓勵,說上帝給她放了大招,會給她開空調(diào)。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玩笑,但看得出來,妙妙雖然還有些沮喪,但心情已經(jīng)平復了下來。
教育學者張文質(zhì)曾經(jīng)分享過他的經(jīng)歷,因為工作關(guān)系,他經(jīng)常外出講學。
一天課程下來非常辛苦,但是每次聽到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就會感到很快樂。
如果用科學來解釋就是,掌聲會使我的大腦分泌出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物質(zhì),多巴胺會讓人產(chǎn)生愉悅、快樂的感覺,使疲勞被興奮和滿足所代替。
可見,鼓勵可以讓人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對于孩子而言,更是如此。父母的鼓勵會讓他們感到快樂,從而走出陰霾,提升信心。
有人曾經(jīng)對一組世界級運動員進行了調(diào)查,要求他們說出早期對他們的成功影響最大的是什么,95%的運動員回答:“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勵。”
林爸爸的育兒理念之中,第一條就是,認可和鼓勵。
當然,鼓勵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對于如何正確鼓勵孩子,看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和她的團隊花了十年時間研究出來的成果。
首先讓所有孩子都完成一個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然后,把孩子分成兩組,一組表揚聰明,一組表揚努力。
接下來第二輪,讓兩組孩子自由選擇難度,被夸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挑戰(zhàn)難度較大的任務(wù),而被夸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繼續(xù)簡單的難度。
努力的想更加努力表現(xiàn),而聰明的則想保持良好成績。
第三輪,所有人都是特別難的拼圖,結(jié)果,被夸努力的雖然也沒有完成,但一直在思考,在想辦法,即便沒有成功,也覺得非常有趣。
反之被夸聰明的則表現(xiàn)出急躁不安、抓耳撓腮的不知所措。
最后一輪,再次所有人都是最簡單的智力拼圖,努力的那些,分數(shù)提高了30%,而聰明的那些,分數(shù)則退步了20%。
這個實驗足以表明,不同的鼓勵方式,對孩子的成長過程,會有怎樣大的差別。
02
育兒理念二:尊重和共鳴
為了林妙妙能夠更好地備戰(zhàn)高考,林爸林媽選擇了租房,讓妙妙走讀。
可誰知因為新家沒有安全感,加上房子比較陳舊,妙妙心里抵觸情緒嚴重,甚至于林媽再次發(fā)生嚴重爭吵。
此時的林爸爸,再次展現(xiàn)出他的家庭潤滑劑作用,帶著妙妙去吃最愛的烤串。
并且,一邊和女兒滲透自己的新工作需要離開的事實,一邊畫了30*30的方格。
林爸爸將人生歸結(jié)成了900個月,然后以目前的46歲為線,劃掉了一大半的空格。
然后,根據(jù)林妙妙上大學之后,要離家越遠越好,每年回來兩次,共計三個月來計算。
得出林妙妙還能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僅僅是12個小格。
如此形象具體又極富邏輯性的演示,也讓林妙妙瞬間產(chǎn)生了共鳴。
雖然嘴上還在逞強:你夠狠,我以為你要跟我講情分,沒想到你在這跟我算壽命。
但是心里的抵觸情緒早已消減,可見,共鳴對于孩子來說,遠遠勝過冰冷的說教。
“洗腦”完罷,林爸爸又馬上展現(xiàn)了尊重孩子的一面。
面對妙妙提出的新居附近,都是陪讀的家長,家家都會有一個更年期婦女的判斷,林爸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坦言自己沒有想到這一層。
對于處于敏感的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祟,越是父母的意見,越是會去反對和抵觸。但是,如果能做到尊重孩子并且讓孩子能夠產(chǎn)生到共鳴,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林爸爸的育兒理念之中,第二條就是,尊重和共鳴。這一點黃磊在教育女兒時也從很多事情中有所展現(xiàn)。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有人送給黃磊的女兒多多一只小狗,多多特別喜歡。
陸毅的女兒貝兒看到后也非常喜歡,于是就問黃磊,能不能把小狗借她玩?
黃磊沒有直接答應(yīng),而是告訴貝兒,小狗是多多姐姐的,你要去和姐姐商量。
當貝兒把狗狗借走很久后,多多有些不放心,就跑去找爸爸,黃磊又對女兒說,多多你是姐姐,你可以自己解決這個事情。
這樣簡單的兩個細節(jié),就可以看出黃磊在對孩子的尊重上,做得非常好。
既沒有自作主張答應(yīng)貝兒,對多多給予充分的尊重,而當多多不想讓貝兒玩的時候,也沒有干涉女兒的想法,允許她自己做決定。
而正是這樣對孩子的尊重, 讓節(jié)目里以及時常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的多多,越發(fā)的自信,并且極其有擔當負責任。
可見,每一個堅強勇敢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非常尊重孩子的家長。
03
育兒理念三:平等和交流
《少年派》中的林大為,一直都是以朋友的身份,在和女兒進行相處。
無論是教妙妙畫畫,跟她闡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并且,只要女兒需要,第一時間趕到,排憂解難。
最能彰顯出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的片段,應(yīng)該也是張嘉譯演技的最極致的體現(xiàn),就是兩個人像朋友一樣坐在一起,擼串聊天的場景。
林爸爸其實是帶著妻子的命令來試探女兒一個關(guān)鍵的問題。
但是,他先是以朋友的口吻,和女兒談?wù)搶W校里的談戀愛,有沒有人追,有沒有人欺負這些話題,為后面的關(guān)鍵問題做鋪墊。
一邊用美食放松女兒的心情,一邊用輕松的談話方式來拉近雙方的距離。
最后,在拋出最想知道的問題,然后,經(jīng)歷了從無比緊張,到大腦一片空白,再到如釋重負等等大起大落,最終,得到最想知道的結(jié)果。
并且,這么做,并沒有引起女兒的任何反感,也沒有談及性方面的尷尬。
可見,林大為是一個非常有愛且充滿智慧的爸爸,與女兒的溝通方面,有著獨到的見解。
林爸爸的育兒理念之中,第三條就是,平等和交流。
在2017年的時候,馬伊琍女兒文君竹(愛馬)在全國體育舞蹈錦標賽獲得了10歲以下組一等獎。
在比賽現(xiàn)場的照片中, 可以看到,馬伊琍和文章都一直陪在旁邊。
而在后臺,馬伊琍也對女兒千叮嚀萬囑咐,甚至遭到了女兒的“嫌棄”。
在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身為明星的馬伊琍,放下了工作八個月,一直在照顧女兒,她就像是一個普通的媽媽一樣,陪伴著孩子,做孩子的好“閨蜜”。
她認為,建立親子關(guān)系最好的方式就是聊天,與孩子進行互動。
而這種聊天,不是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像朋友一樣聊生活瑣事,小情緒或小秘密。
能夠和孩子處于一個平等的角度,去進行交流,這樣的方式,自然會無限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從而和孩子共同成長,感受孩子的成長過程。
04
林爸爸的育女方針,就是認可和鼓勵、尊重和共鳴、平等和交流。
從而也收獲了很多想要擁有像林大為這樣爸爸的粉絲。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明白這些淺顯的道理,只不過在做的時候,卻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的去生搬硬套,收效甚微。
其實,做這些之前,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并且根據(jù)實際情況去找尋最適合自家孩子的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少年派》里面,確實有很多符合現(xiàn)實社會大眾教育觀念的內(nèi)容,值得作為家長的我們,去學習,去思考,也許,就會對自身的教育方式有幫助,這也是這部劇的社會意義的一個方面吧。
最后,還是希望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背后,都有一個“林大為”式的佛系萌爸,可以陪伴著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堅強勇敢的長大!
個人簡介:北墨書生,富書專欄作者,生活給了我無窮的靈感來源,文字編織出一個有趣的世界。我就是我,喜歡碼字的東北人。本文首發(fā)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本文版權(quán)歸富書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侵 權(quán)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