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馬卡連柯教育思想對當下的影響)
更多公招備考請關注四川華圖教師考試網微信:scjsksw
在德育的教學原則中,有這樣兩個教學原則: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大家知道這兩個教學原則都是著名的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馬卡連柯是一位蘇聯的教育家,蘇聯教育學的創建者之一,其他的蘇聯教育家我們所熟知的還有凱洛夫、維果斯基、贊可夫、還有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柯描述了兒童集體教育和教育結合生產勞動的理論與方法。
馬卡連柯從1905年從小學師資訓練班畢業后開始教育生涯。1905年開始擔任小學教師和校長,在自己15年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奠定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基礎。1920年開始主持高爾基工學團和捷爾任斯基兒童勞動公社,從事對流浪兒童和少年違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提出了通過集體和生產勞動來教育兒童以及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和方法,豐富了他的教學理論。
馬克連柯和中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樣“為了苦孩,甘為駱駝”。在困境中,馬卡連柯每天工作15-16個小時,有時候甚至到了隔一夜才會睡一次的地步。他通過對現實狀況的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了堅定的信念:失足青少年是可以完全教育好的。但是應該采取既嚴格要求,又滿懷尊重和信任的態度,通過組織他們從事生產勞動,把他們引到正常的生活大道上去。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和學生自己動手,耕種工地,并且組織了鐵工廠、面包房、還辦起了養豬場和放牧場。學生們的生活日益豐富起來,精神面貌也逐漸開始變好,是勞動改造了他們好吃懶做的惡習。
他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
高山背后,
飛出一群老鷹,
它們邊飛邊叫,
尋找著美好的生活。
他的每一位學生就是那一只只的老鷹,在他的細心哺育和教育的前提下,他們一個一個地都飛上了高山,飛向了天空,飛向了遠方。
除此之外,馬卡連柯根據人的心理對美的種種感受,在他的所領導的高爾基學團,運用美學觀點來考慮學校建筑,組織許多與美育有關的活動小組,采取軍事化的原則對美加以保護等一系列措施,把美撒向各個角落,來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對美的追求,創造美的心靈。我們可以從側面來反應這種教育和結果。
馬卡連柯是我們教育學中非常著名的一個人物,他最重要的貢獻是在德育的部分,各位考生出了了解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被他的思想所感染,做一個像他一樣為了孩子,為了教育的奉獻精神。
更多公招備考請關注四川華圖教師考試網微信:scjs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