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教育專員,患者教育專員好做嗎
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有藥企,裁撤整個患教團隊
1 兩家藥企裁撤患教團隊
據醫藥招聘消息,近日,有兩家藥企裁撤了整個患者教育專員團隊。
其中一家公司提出的賠償方案有兩個:一是內部轉崗的機會,可以面試銷售崗位轉做代表,二是N+4的賠償。此外,該藥企還凍結了一些產品的銷售崗位,可能是出于減少人力成本的考慮。
另一家公司是突然宣布解散全國的患者教育專員團隊,給出的賠償是N+3。
據賽柏藍從業內人士處了解的情況,上述信息基本屬實,公司希望低調處理。
一位專業的藥企推廣人士對賽柏藍表示,配有患者教育專員團隊的外企并不多,一般來說,只有降壓、降糖降脂等慢性病才需要患者教育,至于用藥量相對較小的疾病,患者教育存在的意義不大。
上述人士對賽柏藍表示,患教專員一般隸屬于醫學部或者市場部,直接面向患者,主要負責教患者用藥方法和注意事項。國內主要涉及的領域為,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腎病,感染性疾病等。
賽柏藍特約撰稿作者Joe哥向賽柏藍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去醫院的患者大幅減少,患教專員也難以進入醫院,可能影響了患教團隊的工作開展,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裁員也可以理解。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波動,雖然醫藥行業所受的影響相對較少,但不少藥企還是面臨著相當的營收壓力并開始著手縮減成本。一段時間以來,部分藥企不時傳出降薪裁員的消息,據賽柏藍觀察,受影響比較明顯的有患教專員、醫藥代表、部分被暫停研發工作的研發人員。
2 醫藥代表業務深受影響
在現在以及未來的一段時間,醫藥代表都可能處于新冠疫情的余震之中。由于疫情影響,醫院正常診療活動遇冷,患者量大幅減少——IQVIA3月18發布的醫院調研數據顯示,五官科、老年科、兒科、骨科等接待輕癥患者的科室患者量下降均超過90%以上,醫學界的調研結果發現,口腔科、五官科受疫情影響最嚴重。
有藥企專業推廣人士對賽柏藍表示,第一季度,大量醫藥代表的業績完成情況均不樂觀,第二季度部分科室如五官科等能恢復一些業績,第三、第四季度的業績完成還要看經濟的恢復情況。
他認為,以下因素都影響了醫藥代表的業績完成情況——受疫情影響,病人出不了門,不著急的能往后拖的都往后拖了(這部分病人有可能在Q2出現爆發增長);很多OTC和管控不是很嚴的處方藥,都改到線上了(慢病很多銷量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這部分不算代表的銷量;經濟形勢不好,很多人的錢也緊了,所以非緊急必需的藥能不買也就不買了。
IQVIA進一步指出,醫療系統的恢復很可能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甚至要持續到2021年。對于業績恢復,醫藥代表還是要做好短期內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的心理建設。
3 長期面臨控費壓力
日前,財政部發布2020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984億元,同比下降14.3%,全國衛生健康支出4976億元,同比增長4.8%。
IQVIA稱,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今年發生的新冠疫情,醫保基金支出顯著增長,未來支出增長率大于同期收入增長率的現象將長期存在。若維持目前的增長趨勢,預計醫保基金將在10年內面臨赤字危機,醫保基金運行壓力逐年遞增。
有不愿具名的行業專家對賽柏藍表示,在年初醫保支出顯著增長的背景下,今年將會加強醫保控費。
藥品帶量采購已經成為節省醫保資金的重要手段之一。2018年12月第一批“4+7”城市藥品帶量采購共中標25個品種,平均降價幅度52%,最高降幅96%,降價控費的效應明顯。
疫情后期,已經有山西、山東等省陸續開展地方帶量采購工作。另有行業專家對賽柏藍表示,第三輪帶量采購已經進入產品篩選階段,不日或將開始。
Joe哥對賽柏藍表示,一般的化藥,一旦過一致性評價滿3家均存在被帶量采購的可能,他還是建議醫藥代表選擇帶量采購可能性相對較小的生物藥,因為這類藥品仿制難度大,一致性評價工作短期內也沒有開展。
疫情之下,無論是醫院患者量減少的直接影響,還是疫情倒逼控費需求引發的系列控費舉措,如加快醫保目錄調整頻次、進一步推進帶量采購等,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醫藥代表的業績恢復和開展仍然面臨著相當的挑戰。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