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可教育,思可教育怎么樣
陜西楊凌,東方農耕文明的發祥地。40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的農官——“后稷”誕生在這里,教民稼穡,樹藝五谷。如今,這里已成為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聞名中外的農業科學城。作為楊凌慈善事業的引領者與實踐者,楊凌示范區慈善協會走過了16年發展歷程,為楊凌慈善事業發展續寫出了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募集創新 人人獻愛
善款募集是慈善事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柱。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自2003年楊凌示范區慈善協會成立到2018年,已累計募集善款共募集款物752.99萬元,為實現自我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楊凌示范區慈善協會堅持區內與區外捐結合,現金與實物捐結合,線下與線上捐結合,設立冠名慈善基金,開拓網上募捐,使更多愛心人士、愛心企業加入到慈善行列,這16年來募集善款年年上臺階。協會第一屆募集善款71.74萬元;協會第二屆募集善款156.88萬元,是第一屆的2.19倍;協會第三屆募集善款524.37萬元,是第二屆的3.34倍,僅2018年度募集款物達207.5萬元,創歷年新高,其中募集扶貧資金112.6萬元,參加“9.9”騰訊公益網上募集83.5萬元。當年捐款萬元以上的單位有126戶,個人捐款千元以上的有114人次。還有夫妻捐、父子捐、婆媳捐、無名捐、推著輪椅捐等感人場面和故事。
思可教育(深圳)投資開發公司馬思延先生在協會建立思可愛心基金,10年捐資43.5萬余元;多年來老教授王鳴寧自己承受眼病折磨,也向協會捐助學款累計達5.7萬元;2018年,西安楊陵商會4家企業為楊凌貧困學生捐款10萬元,同時楊凌12名企業家捐款24萬元,眾多人的善舉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助力扶貧 惠及百姓
16年來,楊凌示范區慈善協會按照“慈善工作項目化、項目實施規范化、管理質量品牌化”要求,累計實施了10類18個慈善項目,惠及貧困群眾20646人次。
“三大”節日向貧困人員送溫暖項目是楊凌慈善工作的重點。16年來,在“春節”“六一”“重陽節”送溫暖活動中,共計投入善款金137.7萬元,惠及困難群眾11042人。從2009年起,為每年表彰10名敬老孝親之星每人獎勵500元,已連續評選9屆共表彰獎勵90人;2017年為全區500名65周歲以上老人,每人辦理保額5萬元的一年期意外傷害保險。
16年來,共資助貧困學子3397名,其中小學生2104名,中學生2618名,大學生634名,共發放助學款236.5萬元;累計發放慈善助醫救助款80萬元,共救助患者696人;共向627名殘疾人發放救助29.5萬元;發放輪椅135輛;培訓殘疾青年845人次;共為60戶困難企業退休職工困難家庭,向每戶發放2400元。另外對97戶患有大病或突發天災人禍的不幸家庭,發放救助款17.2萬元;在全區10個學校建立關愛兒童之家和實施慈善筑巢項目;在李臺辦陽光社區、楊陵辦公園路社區兩所慈善老年大學;在斜上村、王上村、上川口村和兩個社區建立了慈善互助會(金);先后為渭南雨災、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陜南洪災、延安洪澇災害等地投入救災款163.89萬元……
據記者了解,2018年共發放精準扶貧資金122.9萬元,其中向全區302戶551人發放扶貧款24.2萬元;籌資140萬元為116戶貧困戶建房改善住房;向區扶貧產業園70多名低收入家庭發放扶貧資金10萬元;為示范區工商救災與助力扶貧活動。
協會還投入36萬元慈善信托基金,其收益全部用于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
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取得成效。通過開展“我行善我快樂”主題征文等各類活動,推動了慈善文化進校園開展。
全區開展的“愛為寶”項目,共收集廢舊衣物80多頓,并榮獲省優秀組織獎。
慈善陽光 灑滿楊凌
慈善組織是慈善事業的重要資源和中堅力量,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楊凌由2007年創建首支志愿組織發展到2018年的86支,慈善志愿者達6800人。他們經常走村串戶開展各種志愿者服務,把愛心送到千家萬戶,讓慈善陽光灑滿楊凌。無論是在“三大節日”還是在“農高會”“雙交會”“馬拉松賽”“自行車賽”“農民豐收節”中,都活躍著一群群身穿紅馬甲的楊凌慈善志愿者身影。
據了解,在楊凌,一支支來自各行各業的慈善志愿者服務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服務別人、快樂自己”的志愿者理念。楊凌原始點醫療服務隊長期為患者驅病去痛2萬人次;楊凌申通快遞志愿服務隊常年拉運廢舊衣物82.3噸;老科協慈善服務隊常年堅持為“三農”提供科技服務,把農業科技成果和產業扶貧有效對接,使廣大扶貧對象享受到農業科技帶來的惠澤;王新來理事等志愿者專家多次深入機關、學校、企業開展各類講座20期,惠及群眾3萬多人……在楊凌已呈現出崇尚道德新風尚的良好氛圍。
近些年來,有6支志愿服務隊被評為省級先進集體,10名志愿者被評為先進個人。協會前任會長萬為瑞被省文明辦等授予第二屆“三秦善星”;慈善志愿者羅樹勛一家榮獲2018年度全國婦聯“最美家庭”稱號;協會前任副會長李成義獲省慈善突出貢獻獎。協會理事羅永被省委宣傳部評為全省優秀志愿者;示范區慈善協會連續在2016年、2018年兩年中獲省慈善志愿服務發展獎。如今,慈善志愿服務已經成為楊凌示范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溫暖著這座既古老而又年輕的農業科學城。
風雨慈善路,愛撒農科城。16年來,楊凌示范區慈善協會創造了輝煌;放眼未來,楊凌慈善事業發展的明天會更加絢麗多彩。(郭軍倉 胡運森 記者 王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