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課教育-教育為本一課堂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興文縣香山中學八年級八班開展“什么是好家風”主題討論。
梁蜜 川觀新聞記者 陳松
“‘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我們要從包拯家訓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9月1日,走進宜賓興文縣香山中學八年級四班的開學第一課——“傳承好家訓、培育清廉家風”,頓感屢屢“清風”迎面拂來。
開學第一課是學校教育的關鍵環節,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契機。香山中學把“清廉家風”作為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把徐徐清風吹進校園,讓學生在廉潔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長。而這僅僅是興文縣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的一個小鏡頭。
為拓展廉潔文化建設的深度和廣度,興文縣紀委監委聯合興文縣教育和體育局開展“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全縣各學校積極宣傳廉潔文化。
興文縣香山中學八年級四班利用開學第一課傳承優訓、培育清廉家風。
在古宋鎮第二小學校,廉潔文化宣傳欄、板報、標語隨處可見,教室內外掛滿了一幅幅以廉潔為主題的書法、繪畫、攝影作品。“這些書法、繪畫作品都是學生的暑假作業。”該校教師楊文仲介紹道,學生利用暑假誦廉潔古詩詞、讀廉潔故事、繪廉潔漫畫、書廉潔丹青,自覺埋下廉潔自律的種子,逐步樹立誠實守信、正直節儉、崇廉尚潔的價值觀。
清正廉潔是立身之本。該縣還積極探索“清廉課堂”,要求各學校把廉潔價值理念融入到開學典禮、主題班會等,把廉潔文化引入教材、引入課堂,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科學設計教學方式、內容,寓教于樂、寓學于趣,讓廉潔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學生心田。“國畫課上,老師帶領我們畫蓮花,還向我們講解了‘清白、圣潔’的寓意,教育我們不撒謊、不攀比、不占小便宜。”興文縣共樂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思然說道。
“我們將抓住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傳播廉潔文化、培育清廉價值觀,引導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責任人如是說。
圖片由興文縣紀委提供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