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合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9日訊(顏石敦 羅徽)今天,我省特殊教育學校特色與內涵發展研討會暨2018年特教年會,在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舉行。
該校位于蘇仙區卜里坪街道卜里坪村四組的一個山崗上,這里山清水秀、樹木蔥蘢。冬日的陽光灑在校園里暖暖的,教室內書聲朗朗,操場上孩子們在歡樂地嬉戲。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接班人,歷來,郴州市對教育事業十分重視。近年來,該市持續加大投入,大力發展特殊教育。
據介紹,該校建于2011年,2015年春季正式招生,是一所15年一貫制寄宿學校。學校占地面積50畝,設計規模為600人,主要面向全市視障,中心城區智障、聽障適齡殘疾兒童、青少年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職業教育和康復訓練,并承擔全市特殊教育的師資培訓、教研教改、業務指導。
記者看到,該校建有綜合樓、教學樓、學生食堂、學生公寓、田徑運動場及籃球、排球、羽毛球場,還配備了康復訓練室、音樂療育室、心理療育室、情緒宣泄室、感官功能室等。目前,學校有啟智、啟音、啟明教學班26個,教職工85人,學生363人。
市財政局教科文科負責人李麗雯介紹,市里先后籌資1億余元用于該校項目建設、師資投入等,辦學水平在全省都是頂呱呱的。
“我們的辦學理念是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提供最合適的教育。”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邱正春說。他興致勃勃地介紹了學校的特色課,“根據學生潛能、特長、興趣實行走班教學,開設了創意色彩班、創意線描班、廚藝班、手工皂制作班、陶泥班、書法班;本著缺陷補償的原則還開設了粗大動作康復班、精細動作康復班、語言康復訓練班、潛能開發班等。”
該校義務教育階段實行“文化+特長”為主的培養模式,除了文化課,還開設了籃球、舞蹈、美術等興趣小組。讓學生在學好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有一至兩門特長,做到補償缺陷,開發潛能。
在該校廚藝室,記者品嘗了兩位學生親手制作的飲料、甜點,味道不比外面的專賣店差。
走進學校展覽室,一個個陶藝、針織、繪畫等作品精美別致,令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