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教育實習總結(大學生教育實踐報告3000字)
乘著夏日余輝,帶著激動的心情,我來到了一所高級中學,進行為期3個月的教育實習,在學校領導和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我初步完成了由學生向教師的轉化。這一路走來,有留戀、有感慨。在實習期間,我既是學生,又是教師。在這短暫的實習期間,我主要進行了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實習。
在教學工作方面,首先是聽課。學習怎樣上好一節課,是實習生活的重中之重。在第一個月,我的主要任務是聽課,在保證每天聽一節我學科指導老師的課外,還會去聽一節其他老師的課,保證能夠從多方面學習,也能保證自己的聽課量。只有多見識多學習,才能多知道不同的教學方法,也能觀察到不同學生,不同類型班級的區別。聽課時,認真記好筆記,注意老師的上課方式,上課思路,注意學生的反應。同時簡單標記下自己的疑惑,課后與老師溝通,及時反饋。其次是上課,一個月時間轉眼即逝,在指導老師的安排下,我開始進行備課。備課不只是簡單地看教材,而是梳理教材的內容和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以前作為學生聽課,目的是學習知識;現在作為教師上課,是為了學生的學習。目的不一樣,注意點就不一樣。備課時發現要講解的問題實在很多,但在表達清楚的前提下,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一節課講不了太多東西。
初上三尺講臺,面對真實的學生,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講臺下坐著的不再是與我們一起在微格教室訓練的同學,而是真正的學生。臺下再也不適合一起演練試講的同學們了,在大學期間的各種模擬授課,要不然是無生試講,要不然就是班級的同學,可我們都已經經歷了中學時代,對于各種提問都能靈敏反應,隨意的附和的,快速的回答作為老師提出的問題,可現在卻不行了,因為臺下坐的是真正的學生,對于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去用時間思考和等待老師的解答。每當提問時,有同學主動的回答我所給出的提問,都難免感動。因為教學經驗的不足,對于提問策略也是不足的,只能感受到同學們的熱情,和盡力的想跟上課堂,在這一刻我感受到同學們是我的另一個特殊的指導教師,他們用自己的實際活動來反饋給我,應該如何上好一節課。畢竟學生才是課堂的核心。
教師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做好課堂紀律的管理。剛開始時上課時心情特別緊張,經驗不足和應變能力不強,課堂出現了教學思路不流暢的問題。針對我所出現的問題,老師會細心講解,怎樣突破,怎樣過度,并建議我要多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們學習,多研究教材和其他教學資料。經過幾次實戰,現在的我已經基本能夠駕馭課堂了。雖然我還有很多做不是很好的地方,但這次實習真的讓深深體會到教師工作的辛勞,理解了教學相長。一堂課并沒有看起來的那么簡單,并不只是課堂上45分鐘的展示,從課前的備課、收集資料、上課、課后反思。諸多環節下來,每一堂課都是一場很大的工程量,所以更應該努力提升自己。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主要體現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學生的事無小事。安全是最重要的,隨時點人數,確保安全是重中之重。從早晨的衛生,儀表,早讀到課間,課間操,課堂紀律,午休,眼保健操,晚自習課等等,每件事都上心,事無巨細。當然,思想道德教育應該是隨時隨地的,比如各項室內活動時,提醒學生整理、認真嚴肅參與儀式、坐姿端正,尊重他人發言,養成良好習慣。尤其是升旗時,立正站定,行注日禮,不走動。教育是黨的教育,一切都是為了黨的教育事業。培養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