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_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綜合改革處
今年深職大、廣科大等院校新增多個職業本科專業
不久前,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2024年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擬招生專業設置備案結果,同意備案2024年新增擬招生職業本科專業點188個。浙江藥科職業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等全國多所職業本科院校新增多個職業本科專業,引發廣大考生關注。職業本科專業學什么、怎么學?有什么不一樣?為此,新快報記者采訪了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楊欣斌教授和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校長陳曉陽教授,聽聽他們對職業本科專業發展的看法。
■廣科大的學生在體育賽事中獲獎。
職業本科院校新增多個本科專業
自2019年首批職業本科獲批以來,教育部建立健全技能人才需求預測機制和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不斷提高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的匹配度。2021年發布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中,職業本科設置了247個專業。
此次,教育部同意備案新增擬招生職業本科專業點188個,對專業布點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優化,幅度是自《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發布以來最大的一年。浙江藥科職業大學、湖南軟件職業技術大學等全國多所職業本科院校新增多個本科專業,涵蓋智慧健康、物聯網、智能制造等領域。
廣東的職業本科院校中,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深職大”)新增了包括集成電路工程技術、軟件工程技術、自動化技術與應用、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大數據工程技術、智能網聯汽車工程技術、制藥工程技術、新材料與應用技術、工業設計等9個職業本科專業,加上去年開設的6個,職業本科專業已達到15個。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廣科大”)申報的電子商務、智能制造工程技術、網絡與新媒體、工程造價、中藥學、康復治療等6個本科專業也正式獲批。新增專業將于2024年開始招生,目前,廣科大本科專業數量已達27個。
聚焦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陳子季(曾任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職業本科教育是基于產業發展需求而出現的,職業本科的培養向產業方向靠攏,以滿足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
新快報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教育部公布的擬新增招生職業本科專業點中,有多個專業涉及新興產業應用級人才的培養。
以深職大為例,今年新增的職業本科專業多數涉及深圳重點投入的產業。該校黨委書記楊欣斌表示,這些專業屬于技術復雜度較高的專業,學校是在對現今深圳的戰略性新興專業、未來產業作了產業鏈的分析和梳理后,依托產業鏈作為基底,結合學科基礎來設置職業本科專業的。“比如分析每一條產業鏈在哪個層級上需要本科及以上畢業生,電子信息工程技術、人工智能工程技術、制藥工程技術等專業,多數和深圳新興產業相關。”新快報記者了解到,深職大編制了職業本科專業發展規劃,優先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亟須專業,適時發展前沿交叉學科專業,到2030年擬開設45個本科專業。
廣科大本次獲批的專業亦緊跟區域經濟發展對人工智能、大健康等專業人才的需求。校長陳曉陽介紹,廣科大在專業布局上堅持以工科為主,經、管、文、醫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思路,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區域重點產業發展進行專業設置,培養產業急需人才。“現代智能制造產業是‘十四五’國家重點發展產業,學校現設置的27個專業中,工科專業有16個,未來學校還將繼續增設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等專業,打造學校智能制造類專業群,形成規模優勢,服務現代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陳曉陽說。
探索與企業、市場緊密合作協同育人
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廣東的職業本科院校不斷探索與企業、市場緊密合作,在產教融合和實驗實訓方面均展現不俗的實力。
據了解,深職大新增的9個本科專業均與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如軟件工程技術專業與華為、百度、金蝶等企業緊密合作,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校企共同開發面向對象程序設計、Web前端基礎等課程標準;共同編寫教材,共建軟件微縮應用場景;共同開展雙創教育,與中科邁航等公司成立聯合實驗室。此外,還與酷開科技等企業合作,建有智能機器人、軟件聯合創新等產教融合型校外實訓基地。集成電路工程技術專業則與國微、中芯國際等建立校企合作關系,成立集成電路產業學院與集成電路EDA研發中心,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
廣科大通過與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合作,深化相關專業實訓基地共建和專業協同育人共建,支撐了專業實訓條件、師資隊伍、課程資源等方面建設。陳曉陽提到,廣科大各本科專業面向企業高端崗位,開設不少于5門的綜合實踐類“企業課程”,校企共制課程標準、共編教材,學校、企業雙場所聯動教學,企業導師入校教學和企業現場教學相結合,雙課堂交替,全面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此外,學校還依托專業辦企業,現開辦校內實體企業8個,集實訓、經營、研發于一體。“產教融合在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滿足企業需求,達成多贏的良好局面”。
專家視點
職業本科教育既有“本”的層次
又有“職”的本色
職業本科教育基于產業發展需求而出現,和普通本科、職業專科相比,職業本科專業有什么特點?
職業本科要培養新型勞動者
楊欣斌指出,辦職業本科是要培養掌握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業態的新型勞動者。“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要以科技創新推動,就要靠新型勞動者,培養新型勞動者是我們辦職業本科的底層邏輯。”他認為,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既要體現“本”的層次又要有“職”的本色,職業本科圍繞這兩方面作了體系重構,建立了職業本科專業的邏輯體系。“就像一個四層模型,從工作場景出發,往下一層是適應工作場景的技術,技術再往下是科學原理,科學原理再往下是學科基礎。這四層的邏輯體系區分了職業專科、職業本科和普通本科的發展關系。”楊欣斌說,相比職業專科,職業本科要找到專業的學科基礎,也就是必須要清楚應用場景里所用到的技術和科學原理的邏輯起點。
“職業本科和普通本科是高等教育中兩種不同的類型。”陳曉陽認為,職業本科是堅持“職業屬性”基礎上的“高層次屬性”技術技能教育類型,是以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為基本遵循,突出知識與技能的高層次。“技術技能體系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落腳點在技術應用與創新,是區別于普通本科學科知識體系的人才培養。”
畢業生具有更強就業競爭力
職業本科的畢業生有怎樣的優勢?楊欣斌認為,職業本科的學生具有“職”的特色,對專業未來的工作場景、規范等會更加清晰。“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按照工作場景所需要的標準規范進行檢驗,實驗實訓室也是按照工作場景建立教學場景,因此學生在工作中上手快、動手能力強。”他說,職業本科畢業生因為和產業的融入程度更高,就業競爭力會更強。
陳曉陽表示,與普通本科相比,職業本科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更加注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及協同育人也更加深入。學生實習期間,將企業課程放到企業中開展教學,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技能,保障了學生動手實操及鍛煉的機會。將崗位適應前置到就業前,能讓畢業生入職后更快適應崗位需要。而與職業專科相比,職業本科的學生學制長一年,基礎理論比較扎實,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強,具有更強的就業競爭力。
職業教育還將出現碩博體系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近年來職業本科教育得到了穩步發展。陳曉陽認為,專業數量不斷增加,預示著職業本科教育未來的廣闊前景。“新增擬招生職業本科專業點涉及多個新興產業,未來職業本科專業的選擇需要敏銳地洞察行業趨勢,人工智能、大數據、高端裝備制造、機器人技術、先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等領域正在發生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學校將把準定位,順勢而為。”他說。
去年6月成功“升本”的深職大是廣東第一所公辦職業本科。在楊欣斌看來,“升本”對于高職院校意義重大。“從產業來講,能吸收更多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對家長和學生來說,能提供更多上本科的機會。對學校來說,‘升本’之后,發展空間進一步開闊。另外,‘升本’實際上是對中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完善。”他透露,深職大的辦學規模還將繼續擴大,預計到2027年前后將達到4萬人以上。他相信,職業教育前景廣闊,未來還將會有職業教育碩博體系。
■新快報記者 徐紹娜
高考成績正式公布后,考生和家長就要直面志愿填報這關鍵一環。如何根據自身排位鎖定心儀院校與專業?地域重要還是專業重要?45個平行志愿如何把握梯度,確保“沖得上”“穩得住”“保得了”……
連日來,廣東新快報社聯合多個地市舉辦的“陽光高考 贏向未來——全國高校廣東招生2024高考志愿填報現場公益咨詢會”深受各方關注。
6月26日,陽光高考2024深圳高招會專場將在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團育才中學-體育館如期舉行。屆時,受邀前來的全國近百所知名高校將親臨現場,面對面為大家解疑答惑。有興趣的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