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赫敏2;教育赫敏2漢化版攻略
文/納吉爾法船工
要說最近話題度最高的3A作品,那一定是2月10日剛剛發售(已于2月7日開啟了提前體驗)的《霍格沃茨之遺》。這款采用了知名IP《哈利波特》世界觀的開放世界RPG游戲在去年TGA獲得了最受期待游戲的提名;而盡管早些時候的實機演示展現出的畫面水平讓人略微捏了一把汗,這款備受期待的游戲最終呈現出的效果還是可圈可點的。
《霍格沃茨之遺》被設定在小說時間線開始的很久之前,玩家扮演一位擁有古代魔法血統的天才巫師進入霍格沃茨,在一個學年的時間里體驗魔法世界的獨特魅力。
“成為一名真正的魔法學徒”是很多系列粉絲朝思暮想的游戲體驗,《霍格沃茨》之遺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種需求——上課、課余活動、居民委托、遺跡探險,玩家就像一名充滿好奇的新學生一樣在霍格沃茨的各個地區徜徉,這是以《哈利波特》為主題的游戲首次達到開放世界級別的完成度,因此《霍格沃茨之遺》在剛剛開始試玩幾天后就好評如潮,被認為是這一世界觀下的最優秀作品之一。
但它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有的是游戲內的,有的是游戲外的。
先說游戲內的。盡管游戲同步上了PC,但是《霍格沃茨之遺》對PC版本的優化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災難。在Steam評論區,在游戲相關貼吧,你能夠看到大量機器配置并不低的玩家對于PC版本掉幀的抱怨——他們中的很多人面臨著相似的情況,即游玩序章時并未發現異常,但一到學院就掉到一個難以忍受的幀數,不得不放棄游玩。
“我現在看到說很流暢的都是40系的,”一位主播無奈地說,“那只能說我不配玩這游戲。買不起4090不是他的問題,是我的。”隨后,他把直播標題改成了“霍格沃茨退學DAY0”。
而即使在體驗較好的PS5上,游戲依然存在需要在門口卡住數秒等待門后場景加載的情況,讓游戲內容變得很不流暢和連貫,這對于一個標榜開放世界的游戲來說是致命的。
而游戲外的問題則更加復雜。
事實上,由于《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原作者JK羅琳多次公開發表對LGBT群體的反對言論、對政治正確重拳出擊,她早已被大量歐美《哈利波特》粉絲和經典電影中角色形象扮演者切割,變成了“不可說的名字”,儼然成為了自己筆下的伏地魔;
而盡管在2020年早期宣發時《霍格沃茨之遺》就明確宣布JK羅琳并未參與到游戲的制作中,但是她確實能夠從游戲的銷售中獲利這一事實還是讓很多人恨之入骨。
于是,在一場反對JK羅琳的浪潮里,《霍格沃茨之遺》成為了戰場。
有人在Steam頁面不斷為游戲添加一些包含負面意味的用戶自定義標簽,例如“惡人主角”“資本主義”“NSFW”和“心理恐怖”;
有人炮轟參演游戲的、支持LGBT演員的Sebastian Croft,逼得他連連道歉;
曾破解過《怪物獵人:崛起》的游戲破解小組“女皇組”對《霍格沃茨之遺》宣戰,聲稱將在10天內攻破游戲的D加密。
好笑的是,游戲制作組本身對政治正確又是極度迎合的。他們不僅在游戲加入了許多黑人NPC,還設計了跨性別角色Sirona Ryan,甚至玩家在捏人的時候就可以在生理和心理性別上作出相反的選擇,男巫師闖入女宿舍變得理所當然——盡管如此,大伙看上去也并不買賬。你看,他們還對那個角色的名字挑起了刺,認為用“Sir”開頭是一種侮辱。
跨性別角色Sirona Ryan
以上種種問題,為《霍格沃茨之遺》本身蒙上了一層陰霾。玩家、尤其是中國玩家早已對電子游戲中無窮無盡的政治正確感到疲憊,關于JK羅琳展開的這一場爭端讓游戲顯得即不魔法,也不真實。
在試玩開放當天,就有一張梗圖被制作出來:“虛假的霍格沃茨,真正的霍格沃茨”。虛假的霍格沃茨指的自然是《霍格沃茨之遺》;而真正的霍格沃茨指代的則是最近剛剛更新的俄羅斯黃油《教育赫敏2:無辜女巫》。
《無辜女巫》被認為是古早哈利波特同人游戲《教育赫敏》的續作。玩家將扮演一位由于某種原因被關在監牢中、封印了記憶的巫師“響尾蛇”,在魔法部長帶來的魔鏡的幫助下回憶起自己剛剛被霍格沃茨聘請成為醫師時的故事。
《無辜女巫》采用了傳統GALGAME的形式,通過選項和對話推進劇情,觸發殺必死情節或是“獎勵”場景。劇情中,當時還叫做“馬庫斯”的響尾蛇回到霍格沃茨,恰逢鄧布利多休假,他陰差陽錯地從醫師變成了代理校長。
盡管斯內普從中阻撓、試圖讓他成為傀儡,但是行為怪誕、行事下流的馬庫斯還是設法利用校長的權力滿足著自己旺盛的杏欲。
在游戲中,馬庫斯可以通過推進劇情選擇攻略包括赫敏在內的四位來自不用學院的、性格各異的女巫師,另外,其他女學生、斯萊特林的教授、霍格沃茨的幽靈等角色也出現在主角的“射程”之內。
隨著時間的推移,看上去在鄧布利多回歸之前,霍格沃茨就要被馬庫斯搞成大銀趴了。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無辜女巫》是一款典型的小黃油,但是它可以算得上是制作精良。不談它精美的場景美術和用心制作的Live2D,游戲本身在玩法上也并不敷衍。
除了大家喜聞樂見的拔作環節,《無辜女巫》還存在大量小游戲和解謎,具有很高的可玩性;再加上豐富的通過條件觸發的支線劇情,游戲本身是充實而有內容的。
游戲采用了很多黃油玩家已經不太熟悉的美漫風格畫風,在這個時代顯得別有一番風味;而《無辜女巫》對“性”和“魔法”相結合進行的野蠻、樸素而低俗的想象,用魔法和魔杖進行各種羞恥PLAY,讓拋去主流道德觀念的游戲本身變得爽感十足。
在《霍格沃茨之遺》飽受環境桎梏的同時,《無辜女巫》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在魔法世界里狂奔,隨心所欲地創造了一個香艷無比的視角,可以說無愧于“真正的霍格沃茨”之名。
當然,吹得再多,它也只是一款低成本小制作的黃油。由于目前僅僅是Beta版本,游戲的劇情線還沒有得到統一和整合,一些系統邏輯還比較簡陋,可以說完成度并不理想;再加上游戲文本的漢化進度堪憂(大約60%,且集中在“重點內容”),看懂劇情需要一些英語門檻,很多聞風而來的網友不得不望而卻步。
回過頭來看,為什么我們會覺得擁抱了太多政治正確的《霍格沃茨之遺》是虛假的霍格沃茨呢?我想,可能是因為在大家的想象中,那個純粹而美好的世界根本不該如此現實。
對于我來說,《霍格沃茨之遺》也好,《無辜女巫》也罷,都不能代表《哈利波特》系列所提供的最原初最純粹的感動——那是一個麻瓜偶然窺見魔法世界時的欣喜。
這種欣喜在某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翻動的書頁上,在下雨天濕漉漉的電影院里,隨著時間和記憶一點一點淡去。到如今,盡管《哈利波特》的IP經久不衰,電影、游戲一部又一部,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會獲得滿堂喝彩,但我心中的那只貓頭鷹已經飛得太遠太遠,再也等不到它回來的那一天。
真正的霍格沃茨已經消失在我終于失去魔法幻想的那一天早晨。報紙后面的老頭不再揮著魔杖,街邊的路燈不再暗藏玄機。
在這樣褪去色彩的日子里,依然在玩《哈利波特》手游的朋友向我炫耀上周又認識了好看的新妹妹,購買了《霍格沃茨之遺》的兄弟在退款原因里扣了200字的臟話指責PC優化問題,而我看著還沒有通關的《無辜女巫》,不禁感到悵然若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