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情境教育三部曲讀書筆記
什么樣的行為規范教育
才能讓學生入腦入心
從而起到立德樹人的效果?
日前,靜安區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辦公室、靜安區教育局德育室聯合在彭浦第四中學舉行“踐·行·思·悟——靜安區初中行規養成教育中心組研討”活動,向全區初級中學推廣該校通過寓教于情、寓教于境的情景式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行為規范的經驗。
據彭浦第四中學校長施佩在活動現場介紹,該校在學生行規養成教育中,已經完全從過去那種單純的理論說教,轉變為有溫情的情境式教育,讓學生在自主參與各類實踐活動中感悟、體會、內化,進而不斷錘煉自己的品格,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
據悉,該校情境主題教育活動
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心理特點
按年級、分層次、有側重地開展
↓↓
預備年級以“禮”為重點,開展班集體“約法三章”活動,即:共同制定班訓和班徽、共同召開聽證會、共同擬訂班級文明公約。通過班集體共同制定規則,培養學生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我規范行為的意識。
初一年級以“仁”為重點,開展參與一次包干區打掃、學會一項力所能及的家務、參加一次敬老院慰問、組織一次社區公益宣傳的“四個一”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服務他人與社會的過程中,學會本領,了解規則,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
初二年級以“法”為重心,開展青春期教育和“小法官、小律師”的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厘清自由和自律,道德和法制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養成自信自強、恪守規范、遵紀守法的品質,為初三的學習生活做好充分準備。
初三年級以“智”為重點,以“追夢”系列活動為抓手,進行國家前途命運、理想信念和責任使命的教育,鞏固、優化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方向明確、信念堅定、銳意進取的品質,立志成才。
活動現場,彭浦四中青年教師張膺還通過一堂《珍愛生命樂生活》行規教育公開課,展示了該校教師通過情境式教學,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美好與寶貴,進而從思想、行為上,珍愛、敬畏自己、他人和國家生命與命運的過程。
記者、圖片:顧武來源:上海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