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機構退費-教育機構退費糾紛
2023年3月的一天,李女士的手機里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李女士之前確實報過這個教育機構的課程,最近也一直在申請退款。于是,她沒有懷疑,根據對方提供的號碼加入了一個qq群。
“剛來,這個群什么情況?”
“我在**教育的費用真的能退回了?”
“群里有人退到錢了嗎?”
“先下載這個APP,我的已經到賬了。”
“剛又申請了一筆,應該也快到了。”
......
剛進群,李女士便看到了群里的一堆信息。
這么多人都退款成功了?李女士隨即點開群里的鏈接,下載了一個名為“教育部”的APP。客服告訴她,要退回之前在教育機構的錢,就要在該APP內購買“國庫券”,系統將以20%的營利方式退還學費。
在客服的指導下,李女士申請開卡轉賬1000元、5000元。當客服再次要求她轉賬2萬元時,猶豫之間,李女士接到了反詐中心的提醒電話,恍然大悟的她立即報警。
像李女士這樣落入陷阱,被騙取錢財的受害者數不勝數。他們的受騙離不開退款群內眾多“群眾演員”的推波助瀾。群內這些“已退費成功的人”與“不知如何退費的人”,皆由一些網上兼職人員扮演。馬陽(化名)就是其中一員。
馬陽是一名大專學生。某日,他在QQ群內看到一條招聘兼職的廣告,只要求會打字,工資現結,一天一百。馬陽立即聯系上發布廣告的人要求參與,對方告訴他只要每天按照要求在群內轉發話術及圖片即可。
同學們見這份兼職又輕松、來錢又快,都紛紛心動。馬陽介紹許多同學加入成為“托”,并以此賺取不少人頭費,還成為管理一個群的小組長。
這種行為被他們稱為“炒群”。
提前一天,馬陽就會將這些“托”拉進上家提供的群內,第二天八點左右,大家陸續開始“炒群”,直到下午六點鐘左右下班,該群當天解散。參與“炒群”的人員工資則當天結算。作為小組長,馬陽負責監督組員發言、發放工資,并獲取組員每人20元至30元的提成費。
經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2024年2月6日,法院依法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馬陽有期徒刑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緩刑二年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七千元。
檢察官提醒
動動手指就能暴富,無需本金直接賺錢,操作簡單零門檻......暑期來襲,不少高中畢業生、大學生及寶媽們紛紛選擇時間自由的網絡兼職。這些看似簡單輕松的“小兼職”,可能會為他人實施詐騙、洗錢提供便利,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電信詐騙的“幫兇”。
廣大學子、寶媽們需提高警惕,網絡兼職,輕松日賺幾百,十有八九是騙局。切莫為了貪圖蠅頭小利,淪為詐騙分子的幫兇。
同時,也要提醒廣大群眾們,正規培訓機構的退款流程,一般是以原路返還的方式將錢款退至本人繳費賬號。凡是以退費為名,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引導添加群聊、需通過其他平臺操作投資理財返利的都是詐騙。如接到自稱是培訓機構工作人員主動退費的電話時,一定要保持警惕!
接到自稱“培訓機構 ”主動退費的郵件、電話或信息時,切勿盲目輕信,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查。
不要加入陌生的QQ群、微信群,不要隨意掃描不明二維碼或點擊陌生鏈接。
如有疑問,可及時撥打110或有關培訓機構主管部門電話求助咨詢。如發覺上當受騙,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盡量減少損失。
來源:椒江檢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