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學前教育學研究方向哪個好)
一、單選題
1.學前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 )
A.學前教育的內容
B.學前教育的方法
C.學前教育的問題
D.學前教育的現象和問題
2.學前教育行動研究的目的是( )
A.發現學前教育的規律
B.解決學前教育的問題
C.解釋學前教育的現象
D.解釋學前教育的因素
3.進餐時間到了,但是小朋友還在玩龜兔賽跑的游戲,眼看烏龜就要到終點了,孩子們很興奮,不停地給烏龜加油,教師看到孩子們玩的正開心,就推遲了一下進餐時間,讓孩子們把游戲做完,教師的這種做法主要是( )
A.完成游戲任務
B.注重游戲過程
C.隨意延長時間
D.滿足兒童充分游戲的心情
4.“心理學有一段漫長的過去,但僅有一短暫的歷史”,這一觀點出自于( )
A.艾賓浩斯
B.夸美紐斯
C盧梭
D.福祿貝爾
5.幼兒園的重要任務之一是( )
A.要滿足家長個人的興趣和愛好
B.要促進家長身心的健康發展
C.要為家長提供科學育兒指導
D.要為家長留下單獨生活的時間和空間
二、判斷題
1.學前教育環境是教師根據既定的教育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環境中的各種要素,創設出來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環境。( )
2.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美國的杜威。( )
3.小班兒童在看圖書時,常常把書中的“壞人”摳掉,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是幼兒的情緒具有沖動性。( )
4.為創設一個安靜的進餐環境,教師應禁止幼兒進餐時講話。( )
5.學前兒童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兒童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 )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D【解析】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學前階段的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這一特定階段教育規律,以及闡明學前教育理論的科學。
2.B【解析】行動研究是實踐者在行動中為解決自身問題而參與的研究。學前教育行動研究的目的就是解決在實踐中遇到的學前教育的問題。
3.D【解析】教師要滿足兒童充分游戲的心理需要,使兒童的游戲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充分的表現,盡情地體驗。
4.A【解析】從1879年到1991年,心理學的真正歷史只有短暫的100余年。但由于它又有著一個長久的過去,因此,人們往往傾向把心理學認為既是一個古老的科學,又是一個年輕的科學。縱觀心理學史,“心理學有一段漫長的過去,但僅有一短暫的歷史”,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此所做的概括,確實是恰如其分的。
5.C【解析】根據2015年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三條規定,幼兒園的任務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按照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同時面向幼兒家長提供科學育兒指導。
二、判斷題
1.√【解析】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其環境創設與其他非教育機構有顯著區別,它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及幼兒的發展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精心創設的。幼兒園的環境具有教育功能,是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的。
2.×【解析】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3.√【解析】兒童情緒的沖動性常常表現在他用過激的動作和行為表現自己的情緒。例如,兒童看到故事書中的“壞人”,常常會把他摳掉。
4.×【解析】略。
5.√【解析】詳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三部分第五條第(一)款的內容。